52古典>历史百科>民族起源>艾提卡尔寺

艾提卡尔寺

喀什清真寺名。一称艾提尕尔寺。明正统七年(1442)喀什王沙克色孜·米尔扎后裔建。嘉靖十六年(1537)前后,乌不里哈德尔·米尔扎阿尔伯克扩建,成为能做主麻聚礼大寺。清同治十一年(1872),阿古柏调动大批维吾尔族工匠,再次进行扩修,使之更加富丽堂皇。寺座西向东,长140米,宽120米,总面积16800平方米。前面门楼为阿拉伯式建筑,两侧是两座18米高的唤礼楼,楼顶竖着一弯新月。门楼高12米、门洞4.7米,上雕有阿拉伯经文,四周衬托着具有维吾尔族艺术风格的图案。继进为拱北,左右各有一门。拱北顶有一塔,与唤礼楼组成三角形高塔尖。再进为可容4200人(一说3000人)作礼拜的大殿。寺东南为经堂学校,可供400人学习和住宿用。北面和东北角配有百人用闷气澡堂和400人用的取暖室。院内置有4座水池,周围和人行道广植林木花草,气势雄伟,环境幽美,建筑艺术高超。是喀什维吾尔族人民欢渡肉孜节、古尔邦节的重要场所。现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猜你喜欢

  • 内齐托音呼图克图四世

    1769—1784清代内蒙古呼和浩特地区活佛。内蒙古科尔沁札萨克图郡王旗人。郡王那旺萨布丹次子。被选定为内齐托音呼图克图四世,于乾隆三十七年(1772)举行坐床仪式。三十八年,为清帝诵经祈福。以佛仓经

  • 杰尊喜饶琼内

    宋代藏传佛教后宏期后藏高僧。11世纪人。从师罗顿多吉旺秋出家。初在坚公寺学法。宋天圣五年(1027)后,在坚公寺附近建夏鲁寺(吉祥夏鲁金寺,寺以当地所产夏鲁草命名),该寺为西藏本部诸寺庙中唯一的一座大

  • 泰出

    见“塔出”(2155页)。

  • 勉辛

    见“耶律娄国”(1317页)。

  • 五措六寺

    西藏墨脱县门巴族对原※墨脱宗行政区划和著名寺院的俗称。五措即东布措、荷扎措、背崩措、萨嘎措和达岗措。六寺即仁钦崩寺、罗邦寺、马崩寺、巴尔滚寺、格林寺和得儿工寺。

  • 贾尊珠僧格

    吐蕃佛教后宏期阿里地区译师。曾奉阿里王益西约命,率使团赴印度迎请大德阿底峡,因热病使者多病故,被迫中途返吐蕃。据《蒙藏佛教史》载,其由众多青年伴随赴印,抵印后向在超岩寺的阿底峡送了大量黄金,请其入藏传

  • 沙毕纳尔营

    伊犁将军以僧徒、属民组建的营。“沙毕纳尔”,蒙古僧侣领主所辖属民和徒众之称,汉译“庙丁”。土尔扈特部原驻牧伏尔加河流域时,阿喇木占巴呼图克图曾辖有大量属众。乾隆三十六年(1771),随该部渥巴锡汗回归

  • 库西伯克

    见“阿古柏”(1202页)。

  • 宝得

    又作“宝敦”,蒙古语音译,意为“大牲畜”。旧时蒙古牧民向封建主交纳赋税的计算单位。每个宝得的牲畜数量,依种类不同而各不相同。按规定,维护生活所必须的牲畜免交赋税,多余者一律交纳赋税。阿拉善旗以30只骆

  • 金微山

    汉代匈奴地区山名。见“金山”(1469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