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古典>历史百科>民族起源>色提巴尔第

色提巴尔第

?—1788

清代新疆维吾尔族伯克。又译色提卜阿勒氐、色提巴勒氐。乌什人。拜城伯克齐里克(齐)子。父死,嗣位,为准噶尔贵族胁徙伊犁。乾隆二十年(1755),清军定伊犁,请内附。阿睦尔撒纳叛乱后,徙居巴里坤。次年,乱平,复返伊犁。受定边右副将军兆惠派遣,侦霍集占叛状。后从征准噶尔宰桑呢吗有功,赏四品顶戴。二十三年(1758),从雅尔哈善征霍集占,授三品总管。继从兆惠进军叶尔羌(今莎车),被困于喀喇乌苏(黑水)。次年春,围解,还阿克苏。同年夏,引导兆惠取喀什噶尔(今喀什)。受命驻英吉沙尔筹济军粮,任英吉沙尔阿奇木伯克。二十五年(1760),调任阿克苏阿奇木伯克,从提督杨宁剿喀什噶尔伯克迈喇木、呢雅斯,授散秩大臣。赏二品顶翎。寻受命代理英吉沙尔、喀什噶尔阿奇木伯克。二十六年(1761),返阿克苏。因以畜物助伊犁屯田民,获赏。二十九年(1764),进京朝觐,封辅国公。次年,归阿克苏,为清军筹运粮饷,协助镇压乌什赖和木图拉起义,负责监修乌什新城。三十五年(1770),进京朝觐,授喀什噶尔阿奇木。继调任叶尔羌阿奇木。因揭发叶尔羌办事大臣高朴伙同鄂对盗贩官玉有功,获贝子衔,世袭罔替。

猜你喜欢

  • 阙亦坛之战

    即“阔亦田之战”(2276页)。

  • 撒礼塔

    ?—1232蒙古国将领。又译撒里塔、撒里答、撒里台。初任火儿赤(佩弓矢侍从),故又称撒礼塔火儿赤。太宗元年(1229),与吾也而、王荣祖征辽东,破盖州、宣城、石城等10余城。三年,以高丽杀蒙古使者,受

  • 大武神王

    高句骊国第三世王无恤的谥号。亦称“大解朱留王”或“大朱留王”。无恤于新莽天凤五年(公元18)继位,汉光武帝建武二十年(44)死,此为其死后国人所尊加的谥号。

  • 玄峰年运志

    云南白族之白文古籍。一说即《读史方舆纪要》所引的《绎年运志》或《云南名胜志》所引的《译年运志》,“玄峰”为“绎”字之误。作者及卷数无存。约成书于明初。内容记述大理国主段氏历史。其后撰写大理国史的史乘均

  • 色颇

    藏语音译,意为“地皮税”或“地方差”。又称“渝差”。旧时西藏江孜地区堆穷(小户)向差巴(支差的人)交纳的差税。差巴领种的差地,所有权属西藏地方政府,需支差。堆穷住在这片土地上,即不支差,又喝此地水、拾

  • 鲜弄

    傣语音译,亦称“布格”,意为“大伙头”。旧时傣族封建土司对其统治下的拉祜等族大头人的封号。如云南省澜沧县糯福区就由孟连土司加封六个“鲜弄”,发给委任状和礼物。每个“鲜弄”下辖若干“鲜”,意为“伙头”,

  • 豪帅

    《魏书》等氐族部落首领的称呼。据《魏书·氐传》所载,氐族诸部“秦汉以来,世居岐、陇以南,汉川以西,自立豪帅”,管辖部落事务,各不相属。魏晋后,多受各王朝官爵,或自封官号,此称渐废。

  • 神鹿县

    渤海王国置。为西京鸭渌府神州附郭县。故址在今吉林省浑江市临江镇(即旧临江县治),一说为原临江县治西南葫卢套村江对岸之长城里。辽灭渤海后废,其民隶辽渌州。辽圣宗太平九年(1029)八月,大延琳据东京(今

  • 威远镇钟鼓楼

    土族地区名胜。位于青海互助土族自治县威远镇十字街心。始建于明天启四年(1624),飞檐斗拱,共三层,高约4—5丈,4根粗大内顶天柱和12根外柱分三层支撑整个楼亭,高大雄伟,雕刻精致,绘画优美,光彩夺目

  • 火阿真伯姬

    见“火臣别吉”(39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