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古典>历史百科>民族起源>统叶护可汗

统叶护可汗

?—628

唐代西突厥可汗。又作叶护可汗、统叶护。阿史那氏。※射匮可汗弟。唐武德(618—626)初,兄死,继汗位。勇而有谋略,执政后北并铁勒,西拒波斯,南伐罽宾,移汗庭于石国北之千泉(今楚河西岸),拥兵数十万,称雄西域,派遣吐屯监统西域诸族国,督征赋税。武德元年(618),遣使赴唐通好。次年,与高昌共同遣使朝贡,三年(620),进贡条支(今伊拉克)巨卵(驼鸟蛋),五年(622),遣使求和亲。高祖李渊为牵制东突厥,采纳封德彝“远交而近攻”之策,许婚。九年(626),唐遣高平王李道立至西突厥报聘。次年,统叶护以真珠统俟斤随李道立同赴长安,献万钉宝钿金带、马五千匹。途中为东突厥颉利可汗阻未达。在位期间,礼待诸方来使。印度僧人波罗颇迦罗密多罗曾赴西突厥传教;贞观二年(628),唐僧玄奘西行取经,途经汗庭,均受到盛情款待。玄奘于素叶城(今苏联托克马克附近),曾亲睹可汗游猎盛况:服饰伐仗豪华,兵马环列,一望无尽。可汗遣专使护送玄奘至西突厥最南之属国迦毕试国(今阿富汗喀布尔北)。同年,为其伯父莫贺咄所杀。唐太宗遣使往祭,因西突厥内乱,未能成行。是后,西突厥分裂为二,相互争斗不已。

猜你喜欢

  • 崇宁河湟之役

    崇宁年间北宋进攻河湟,灭唃厮啰政权的战争。崇宁元年(1102),宋徽宗采纳大臣邓洵武“绍述先志”的建议,命王厚为洮西安抚使,童贯为监军,再度出兵河湟。二年六月,宋兵分两路从河州、兰州出发,向湟水流域挺

  • 夏行美

    辽朝官员。渤海遗裔。官至副部署。辽太平九年(1029),渤海王族后裔大延琳据辽东京(今辽宁辽阳市)起兵反辽,时行美官辽渤海帐司,总渤海军驻保州(治今朝鲜义州与新义州之间),大延琳密遣人劝其暗图辽统帅耶

  • 吴朝俊

    ?—1907清光绪年间抗法斗争首领。又名吴人杰。人称吴三元帅。贵州都匀府内外套人。苗族。原为咸丰同治年间苗民起义军首领,后降清。光绪三十二年(1906),提出“杀洋人、灭洋教”口号,聚集苗、水、布依、

  • 卑南语

    我国台湾高山族卑南人使用的语言,属南岛语系印度尼西亚语族台湾语支。使用人口约有6千余,居住在卑南溪以南,知本溪以北的海岸区域,包括台东市南王里,台东县卑南乡下槟榔、上槟榔、初鹿、美农等村;台东镇知本、

  • 乃颜之乱

    元代以乃颜为首的东道诸王所发动叛乱。乃颜为成吉思汗弟铁木哥斡赤斤玄孙,所承袭封地广大,据有哈剌温山(今大兴安岭)东西两侧和辽东大部。至元二十三年(1286),见元廷全力防御西境,阴有叛意,轻漫朝廷。忽

  • 库格珠特

    见“黑石炭”(2227页)。

  • 珂咄罗

    见“骨咄”(1660页)。

  • 旗常

    古作旂常。旂、旗、常,皆为古“九旗”名称之一。古代君王以“太常”(旌旗名。九旗中之画日月者,为帝王专用,故称之“太常”以为区别)、诸侯用“旂”(幅面画以交龙,无日月),作为纪功、授勋以及祭祀等典礼时应

  • 达海绀卜

    见“塔海绀卜”(2161页)。

  • 噶玛曲吉旺秋

    1584—1635藏传佛教噶玛噶举派红帽系六世活佛。藏族。与云南丽江纳西族土司木土增结缘,留居丽江传法,协助木土司刻印藏文大藏经。木土司根据蔡巴《甘珠尔》经底本主持刻印,特邀其编纂和校订,明万历三十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