纳葛里
辽、金时地名。女真语,“居室”之意。女真族本迁徙无常,至金献祖完颜绥可时乃徙居海古水(今黑龙江省阿城县东北海沟河),耕垦树艺,始筑室,有楝宇之制,人呼其地为纲葛里。随着定居和居室的出现,反映客观存在的语言中也就产生了表达这一概念的单词,并产生以此命名的地名。
辽、金时地名。女真语,“居室”之意。女真族本迁徙无常,至金献祖完颜绥可时乃徙居海古水(今黑龙江省阿城县东北海沟河),耕垦树艺,始筑室,有楝宇之制,人呼其地为纲葛里。随着定居和居室的出现,反映客观存在的语言中也就产生了表达这一概念的单词,并产生以此命名的地名。
即“附茶”。明清时茶叶实行专卖,分官茶与私茶。官茶由军队种植,用以向少数民族换马;私茶由茶商向户部纳税,请领“茶引”(执照),凭引票自产茶地贩运茶叶,交售茶马司。为鼓励茶商运茶,每引(茶10篦,重10
古代壮族土官婚俗。流行于广西左、右江流域。宋、元、明、清时,壮族土官婚娶,盛行新郎到新娘家举行婚礼之俗。届时,女方父母为其女在距村五里外盖一草屋,称为“寮房”,然后敲锣打鼓,把新郎和新娘送进“寮房”,
清政府管理西藏地方政务的若干规定。乾隆十五年(1750),清朝平定珠尔默特那木札勒之后,鉴于乱事起于噶伦等大员权责向无明文规定,以致各自引用私人,朋比为奸,擅权滋事,故授权七世达赖喇嘛,针对噶伦官员职
西羌的一支。参见“黄羝羌”(2021页)。
古地名。秦孝文王时,李冰为蜀守(前256—前250),为修治水利,“乃至湔氐”,从水上立祀三所。后设湔氐道。西汉时属蜀郡(治今四川成都)。为十三氐道之一。位于岷山以东岷江发源处,今为四川松潘地。秦汉县
又称“勒司廊”,汉语通称“议事庭”。解放前云南西双版纳傣族地区的最高立法及权力机构。由宣慰使司署掌管行政、司法、钱粮、军事等主要大臣和分管各勐的※波朗”组成,议事庭长称“召景哈”。每年定于关门节和开门
即载淳(1844页)。
?—约1732卫拉特蒙古准噶尔部台吉。又称多尔济达木巴、多尔济旦木巴。绰罗斯氏。※大策凌敦多布次子。初领准噶尔一昂吉。驻牧于额敏河流域等地。雍正九年(1731),从父侵喀尔喀苏克阿勒达呼,兵败。十年,
详见“帕木竹万户”(1400页)。
契丹部族名。辽圣宗时(982—1031)以所俘唐古(※党项)族民户所置,为圣宗三十四部之一。其部民原为契丹皇族宫卫奴隶,后户口蕃息,又值圣宗释免奴隶,以置部,取得平民地位。设节度使统领。隶北府,部族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