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崩龙
参见“巴勒”(406页)。
参见“巴勒”(406页)。
清末新疆工矿名。宣统元年(1909)创置。位于乌苏东南独山子。三年(1911)始购俄国机器试采。旋因缺乏技术人员停办。
英帝国主义为把西藏从中国分裂出去而阴谋策划的所谓“中英藏”会议。英国趁辛亥革命初期形势混乱、袁世凯谋求英支持其复辟帝制及俄国默许英在西藏获得特殊利益之机,于1913年10月13日强行举行此会,以图缔结
清代亲近皇帝的卫军、禁兵。嘉庆《清会典事例》卷871载:“亲军,系龙骧宿卫”。龙骧,当指天子之下矫健之兵,如龙之腾骧;宿卫,指其职责,宿卫殿廷。其制,于上三旗(镶黄、正黄、正白)满洲、蒙古内,每佐领选
即“辉迈喇虎”(2201页)。
?—1804清朝大臣。蒙古正白旗人。姓萨尔图克氏,尚书讷延泰子。乾隆二十一年(1756),补翻译书房翻译。二十六年(1761),调户都笔帖式。三十一年(1766),充军机章京。三十五年,(1770),
宋代西南溪峒少数民族之一。又称仡僚、※仡佬。分布在辰、沅、靖州(皆在今湖南西部与贵州东南部)。宝元二年(1039),受辰州州将张昭懿招辑,3千余人附宋,为始见于史籍的记载。其民有张、符、覃、杨、谢、刘
?—355十六国时前秦大臣。南安(治今甘肃陇西县东南)羌人。原为部落首领。前秦苻健在位时(351—355),历任侍中、大司马、丞相。东晋诱其杀健,以为内应,灭前秦;其伪许之,并请接应,后被识破,未果。
北齐至隋朝大臣。马邑鲜卑人。字令和。善骑射。北齐时,历任行台左丞、右卫将军、太仆卿,累封永宁县公、宜民郡王。北周平齐后,授开府仪同大将军、熊渠中大夫。以军功,授大将军,封西河郡公。隋文帝受禅后,历任曹
元代驿站名。大都(今北京)至上都(今内蒙古正蓝旗东闪电河北岸)驿路上的一个重要驿站。李陵台遗址在今正蓝旗西南的黑城子,南接察罕脑儿站,北接桓州站。距上都约100余里。来往官员、使臣必在此过夜。元人黄溍
?—1676清朝武官。蒙古镶白旗人。宁佳特氏。世居察哈尔地方。康熙十三年(1674),以八品官从征耿精忠至江西,屡败其众。又败敌于宜黄县之东山。十五年(1676)从安亲王岳乐征吴三桂,破敌将军夏国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