粤西琐记
书名。广西风物杂记。1卷。清沈日霖(江苏吴江人,汉族)撰。为嘉庆二十四年(1819)作者为学使督学广西时所作。内容涉及广西气候、物产、矿产、山川、岩洞、僻姓、迷信、寨老、乡约、语言、俗字、壮锦、壮布等。为研究广西地方史和壮族史的重要文献。有《昭代丛书》(道光本)、《小方壶斋舆地丛钞》、《古今游记丛钞》本等。
书名。广西风物杂记。1卷。清沈日霖(江苏吴江人,汉族)撰。为嘉庆二十四年(1819)作者为学使督学广西时所作。内容涉及广西气候、物产、矿产、山川、岩洞、僻姓、迷信、寨老、乡约、语言、俗字、壮锦、壮布等。为研究广西地方史和壮族史的重要文献。有《昭代丛书》(道光本)、《小方壶斋舆地丛钞》、《古今游记丛钞》本等。
清代新疆维吾尔族封建主。又称佛和卓、乌什和卓。多斯和卓裔,清二等台吉阿卜都尔璊祖父。初隶准噶尔。策妄阿拉布坦统治时(1697—1727),因布拉呢敦兄弟被拘伊犁,为叶尔羌(今莎车)、喀什噶尔(今喀什)
见“张堡城”(1182页)。
旧时西藏地方政府派驻错那、门隅的财粮机构之一。19世纪中叶设置。驻错宗的亚马荣村。其下分设四个派出机构,即达旺、江卡、升隆和勒布。哲康主事官,称“哲殊”(官商)或“冲巴”(商人)。分机构主事官员分称“
参见“其拉”(1349页)。
北魏时焉耆王。※龙熙后裔。恃地多险,常扰北魏遣西域之使臣。太平真君九年(448),遭魏将成周公万度归攻袭,失东界边守左回、尉犁二城,都城员渠(今新疆焉耆回族自治县西南40里城市附近)被围,遂率四五万人
元顺帝朝蒙古牧民起义。灭里部隶属汪古统治者领地内,在红巾军大起义影响下,于至正十八年(1358)九月,爆发反抗赵王暴政的起义。起义者攻进王府,杀死赵王的替身观音奴,赵王八都帖木儿仅因化装出逃才得以幸免
?—272晋代匈奴首领。因先祖为汉室外甥,故以刘为姓。南单于苗裔,右贤王※去卑之后。居并州(治今山西太原市西南)。嗣为北部帅(又作中部帅、右贤王、单于)。武帝泰始七年(271)正月,举众反晋,遁出塞,
一作“伏名敦可汗”,即“豆仑”(982页)。
1618—1680清朝大臣。蒙古察哈尔部人。姓乌弥。※巴赖都尔莽奈子。崇德三年,(1638),随父攻明宁远,救父于战阵。七年(1642),袭父爵三等子。随军征明,败明军于密云,克易州、顺德,略山东临清
?—310十六国时期汉国(前赵)王子。新兴(治今山西忻县)匈奴人。汉国创建者※刘渊子。河瑞元年(309),封齐王。次年,父临终前,委为大司徒,受遗诏辅政。与鲁王刘隆、北海王刘乂并称“三王”,总强兵于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