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古典>历史百科>民族起源>策棱

策棱

?—1750

清代蒙古将领。又作策凌。喀尔喀赛音诺颜部人。博尔济吉特氏。※达延汗巴图蒙克后裔,纳木札勒子。康熙三十一年(1692),率众附清,授三等轻车都尉,居京师,教养于内廷。编所属佐领附察哈尔镶黄旗驻牧。四十五年(1706),尚和硕纯悫公主,封和硕额驸,赐贝子品级。诏携属归牧塔密尔。五十四年(1715),赴推河,随北路军御准噶尔部策旺阿拉布坦。五十九年(1720),随振武将军傅尔丹进征,擒宰桑贝坤等。六十年,授札萨克。雍正元年(1723),封多罗郡王,授副将军,驻阿尔泰。三年(1725),以功,分土谢图汗部西境19旗,自为一部,称赛音诺颜部,为喀尔喀中路。喀尔喀有四部自此始。五年(1727),与内大臣伯四格等与沙俄使者萨瓦谈判,签订《布连斯奇条约》,划定中俄中段边界。九年(1731),随靖边大将军锡保征准噶尔部噶尔丹策凌,败准军于苏克阿勒达呼。以功晋和硕亲王。旋授喀尔喀大札萨克。十年,屡败准部将小策凌敦多布,以功赐超勇号。继大败准部军于额尔德尼昭(位于鄂尔浑河畔),以功殊,受厚赏,晋固伦额驸。十一年,佩定边左副将军印驻屯科布多(今蒙古吉尔格郎图),旋授盟长。乾隆元年(1736),受命统喀尔喀兵驻屯乌里雅苏台(今蒙古扎布哈朗特),主持西北边务。五年(1740),与准噶尔议定游牧界。六年,移军驻塔密尔。十五年卒,谥襄。

猜你喜欢

  • 布尔哈图卫

    见“卜忽秃卫”(20页)。

  • 盐难水

    古水名。即今浑江。始见于汉代,明称婆猪江,清曰佟家江(一作通佳江),亦曰通吉雅吉。今鸭绿江支流。发源于今吉林省浑江市北部哈尔雅范山(旧作临江县磬儿岭下),西南流,水流多曲折,然后东南流入鸭绿江。长44

  • 布嫩牟

    独龙语音译,意为“走朋友”。旧时云南独龙等民族盛行的一种通过走访互相馈赠的古老交换方式。一般在农闲时间进行,双方可以托人通过传递木刻或口信约定时间和所需物品,也可不约而至。这不同于一般商品交换,纯属出

  • 玉龙答失

    蒙古国宗王。又译玉龙塔失、玉龙塔思、玉龙罕。孛儿只斤氏。宪宗*蒙哥第三子。中统元年(1260),拥阿里不哥即位于和林(今蒙古国哈尔和林)西,与在上都(今内蒙古正蓝旗东闪电河北岸)称帝的世祖忽必烈对峙。

  • 永邵卜大成台吉

    ?—1596明代蒙古右翼永谢布万户领主。又称恩克跌儿歹成台吉、瓦剌它卜囊,简称永邵卜。孛儿只斤氏。※巴尔斯博罗特济农孙,※博迪达喇长子。父卒,继领永谢布万户,驻牧于大青山北面。隆庆五年(1571),明

  • 虎里狘

    契丹语,一地方单位名称。为※宫卫制(斡鲁朵)下一※闸撒名。辽置十二宫,其中三宫设有闸撒。虎里狘为辽太宗※永兴宫下之一闸撒。

  • 莫洛

    ?—1674清朝大臣。满洲正红旗人。伊尔根觉罗氏。世居呼纳赫鲁。顺治七年(1650),任工部理事官。改工部主事,累迁郎中。康熙六年(1667),擢副都御史。七年,授山西、陕西总督。任内,革耗羡、整驿递

  • 南京路

    金代地方行政建置。天德五年(1153)改汴京路置。治所在南京(今河南开封),辖有开封、归德、河南3府,邓、许、毫3个节度使州和陕、毫(贞祐三年升为节度使州)、陈、蔡、郑、颍、宿、泗8个防御州及睢、单、

  • 宜穆图

    ?—1654清朝武官。蒙古正蓝旗人。博尔克氏。世居敖汉地方。初任牛录章京。崇德三年(1638),随贝勒杜度征明,至山东,与梅勒章京明安达礼败敌马步军于三河。顺治元年(1644),与固山额真宜拜等入山海

  • 铭安

    ?—1911清末大臣。内务府镶白旗人。姓叶赫那拉氏。字新甫,号鼎臣、独醒居士。咸丰六年(1856)进士。同治五年(1866),由詹事迁内阁学士。十年(1871),迁盛京刑部侍郎。光绪三年(18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