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古典>历史百科>民族起源>端方

端方

1861—1911

清末大臣。满洲正白旗人。托忒克氏。字午桥,号匋斋。由荫生中举人,后为郎中。光绪二十四年(1898),任直隶霸昌道。因上《劝善歌》标榜维新,被光绪帝赏识,擢任陕西布政使,护理巡抚。二十六年,八国联军进犯北京时,因追随慈禧得宠,升湖北巡抚。二十八年(1902),晋湖广总督。三十年,调江苏,并先后摄湖广、两江总督。任内曾资遣出国学生甚众。三十一年(1905),擢闽浙总督,继受命作为五大臣之一出国考察政治。及还,上《请改定官制以为预备立宪折》。三十二年,移督两江。设官学,办警察,造兵舰,练陆军,定《长江巡缉章程》,声闻益著。宣统元年(1909),任直隶总督时,贪墨横暴。因在东陵拍摄慈禧葬仪被劾罢任。三年(1911),以侍郎衔督办川汉、粤汉铁路,将赎回的修筑权重新出卖给帝国主义。同年,率湖北新军入川,镇压保路运动,并劾川督赵尔丰操切。至四川资州(今资中),所部鄂军起义,被士兵处死。著述辑为《端忠敏公奏稿》、《匋斋吉金录》等。

猜你喜欢

  • 徐卢

    西汉时匈奴王。汉景帝中元三年(前147),偕※于军等率众归附汉朝,受隆重礼遇,被封为容城携侯(一作容城侯),赐食邑700户。属涿郡。建元元年(前140)卒,子缰嗣。

  • 巴牙喇营

    参见“护军营”(1059页)。

  • 吴元清

    即“吴凌云”(1075页)。

  • 三潭书院

    清末湘西苗疆古学堂。位于湖南省凤凰县吉信镇。同治十三年(1874),贵州省署贵东兵备道吴自发回籍省亲时建。因院址临罗布潭、杨柳潭、漆树潭三潭,故名。建筑形式为课堂、宿舍左右对称,画廊、曲栏前后连接之四

  • 思南镇西等处宣慰司

    见“思州宣慰司”(1659页)。

  • 南唐古部

    契丹部族名。辽圣宗时(982—1031)以所辖唐古(※党项)族民户所置,为圣宗34部之一。其部民原为契丹皇族诸宫奴隶,后户口蕃息,时圣宗释免奴隶,置部,取得平民地位。设节度使统领,隶北府。部族军屯住本

  • 额驸

    清代尚皇室之女为妻者的称号。亦译作额夫或娥夫。同汉制的驸马。其品级视其所尚公主或格格之等级为差。清太祖努尔哈赤时,皇女及贝勒女皆称格格。清太宗崇德元年(1636)以后,凡皇后所生之女为固伦公主,其婿为

  • 戛缩

    景颇族的景颇支语(载瓦支语称“吾戈拢”)。原指景颇族原始社会时期所实行的共同劳动,平均分配方式。当时生产资料公有,没有阶级,没有剥削。后来随着私有制的发展,个体家庭经济的确立,逐渐演变为一种换工方式,

  • 路人

    参见“骆越”(1782页)。

  • 夹纳

    彝语音译。旧时四川凉山金阳等彝族地区的一种奴隶。祖先是被抢掠或买来的汉族人,经奴隶主强制配婚后,分居分食,世代为奴隶,没有家支,没有人身自由,可被买卖或屠杀,被※格节、※节伙等级占有。其等级地位类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