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古典>历史百科>民族起源>窦炽

窦炽

507—584

西魏、北周、隋大臣。字光成。一说为鲜卑纥豆陵氏(后改为窦氏)。一说本为扶风平陵人。其10世祖窦统避难亡奔匈奴,遂为部落大人。拓跋鲜卑南徙,因家于代(治今河北蔚县西南),赐姓纥豆陵氏。有谋略,善骑射,少从范阳祁忻学《毛诗》、 《左氏春秋》,略通大义。魏正光(520—525)末,随父窦略避地定州,投葛荣,随军战。永安元年(528),随尔朱荣家于并州。为都督,以骠骑将军侯琛攻葛荣别帅韩娄于蓟城,以战功拜扬烈将军。三年,授员外散骑侍郎,迁给事中。建明元年(530),加武厉将军。太昌元年(532),随东南道行台樊子鹄追击尔朱仲远。又率骑败梁将元树于谯诚,封行唐县子。寻拜直閤将军、银青光禄大夫,领华骝令,进爵上洛县伯。后拜閤内大都督,迁抚军将军、朱衣直閤,从孝武帝西迁。西魏大统元年(535),别封真定县公。从宇文泰擒窦泰、复弘农、破沙苑、皆有功。十三年(547),授使持节、骠骑大将军,加侍中。出为泾州刺史,改封安武县公。废帝元年(552),任原州刺史,抑挫豪右,申理狱滞,在州10载,甚有政绩。恭帝元年(554),进爵广武郡公。追袭扰广武之柔然军至䒽伏川。北周武成二年(560),拜柱国大将军。保定元年(561),进封邓国公,邑万户。天和五年(570),遭大冢宰宇文护忌,自大宗伯出为宜州刺史。建德元年(572),护被诛后,征为太傅。北齐平,进位上柱国。宣政元年(578),兼雍州牧。以京洛营作大监,执掌营建东京事。隋开皇元年(581),拜太傅。卒,赠八州诸军事、冀州刺史,谥恭。

猜你喜欢

  • 卜奎

    见“齐齐哈尔城”(869页)。

  • 拓跋魏

    即南北朝时期的北魏,以皇室为鲜卑拓跋氏而得名。参见“北魏”(529页)。

  • 拉孜

    地名。藏语音译。意为“神山顶”。亦称纳孜、章拉则、拉则宗。位于西藏自治区西南,雅鲁藏布江上游,属于日喀则地区。原西藏地方政府设拉孜宗,地当交通要冲,东通日喀则、江孜、西通萨噶、噶达克,南通胁噶尔、定日

  • 陀满胡土门

    ?—1227金大臣。字子秀。女真族。陀满(即駞满)氏。策论进士出身。累官翰林待制。贞祐二年(1214),迁知中山府。翌年,改知临洮府,兼本路兵马都总管。西夏兵围临洮,坚守半月,并大败之。四年,知河中府

  • 清水院

    现称大觉寺。契丹王朝时期所建寺院,位于今北京西北郊旸台山麓。因寺后有清冽泉水流入而得名。据沙门志延撰于辽道宗咸雍四年(1068)《旸台山清水院创造藏经记》载,当年“三月,舍钱三十万,葺诸僧宅。”“又五

  • 大首领部族军

    契丹王朝的一种军队。由亲王大臣的部曲组成。《辽史·兵卫志》称,“辽亲王大臣,体国如家,征伐之际,往往置私甲以从王事。大者千余骑,小者数百人,著籍皇府。国有戎政,量借三五千骑,常留余兵为部族根本。”是军

  • 借地养民

    清廷允许开放蒙地以消纳内地过剩农业人口的权宜措施。清廷原禁止汉族农民进入蒙古地区开垦土地,后因内地灾荒,大批贫困农民流入蒙古地区寻求生计,乃稽弛禁令,允许暂留,从事耕地,谓之为“借地养民”。《皇朝续文

  • 脱脱忽

    明代哈密※哈剌灰首领。武勇善战。曾被土鲁番速檀阿黑麻所俘。弘治七年(1494),从土鲁番归。初为哈密卫都督奄克孛剌向明廷推举7人之1,当另6人受封时,其尚在土鲁番。待归来后,明廷补命其为指挥同知,与拜

  • 温都部

    辽、金时女真诸部族之一。属胡里改女真。分布于来流水(今松花江支流拉林河)以南,匹古敦水(今蜚克图河)以北地,境内有星显水,阿斯温山。地产铁,民居有以锻铁为业者。是当时女真族中强大的部族之一。景祖乌古鹖

  • 南裔异物志

    见“交州异物志”(87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