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古典>历史百科>民族起源>秃发氏

秃发氏

鲜卑族一支。源出东胡。东汉和帝永元(公元89—105年)中,北匈奴在汉、南匈奴联合打击下西迁后,鲜卑据有匈奴故地,并匈奴余众10万余落。长期杂处,相互融合,逐渐形成秃发氏。与北魏拓跋氏同源。原居塞北,远祖匹孤率部迁至河西(今甘肃、青海二省黄河以西,即河西走廊与湟水流域一带),故又称河西鲜卑。一说其子寿阗生于被中,鲜卑语称“被”曰“秃发”,因以为氏。西晋泰始(265—274)中,寿阗孙※秃发树机能立,起兵反晋,尽有凉州(今甘肃黄河以西地区)地。咸宁五年(279),为武威太守马隆所败,被部下杀。五传至※秃发乌孤,务农讲武,礼俊贤,治政刑,修邻好,势渐盛,筑廉川堡(今青海民和县西北)为都。东晋隆安元年(397),自称大都督、大单于、西平王,建元太初,史称南凉。黄河南鲜卑12部大人及岭南羌、胡数万落皆归服。太初三年(399),迁都乐都(今青海乐都县)。同年卒,弟※秃发利鹿孤继位,徙都西平(今青海西宁市)。建和二年(401),改称河西王。劝课农桑,兴建学校。连败后凉、北凉。次年,弟※秃发傉檀立,称凉王,复都乐都。弘昌三年(404),去年号,称臣于后秦。晋义熙四年(408),大败后秦军,复称凉王。嘉平七年(414),为西秦所败,归降,南凉亡。子贺投奔北魏,后改为源氏。南凉极盛时,据有今甘肃西部及青海一部分。部民以牧农为业。

猜你喜欢

  • 六角

    东汉时匈奴左右日逐王、左右温禺鞮王、左右渐将王六种官职的总称。为单于的辅政重臣,其位仅次于※四角之左右贤王、左右谷蠡王。皆由单于子弟充任。依次第也可承袭单于位。

  • 郭罗克善后事宜

    清代有关郭罗克藏族的各项规定。乾隆九年(1744),经川陕总督公庆奏准,内容为:郭罗克各寨穷苦者有牛无资,可酌量借给;打牲立期制,每年五六月打牲一次,九至十二月在本境近地打牲,按寨分班,每起多至10名

  • 高其倬

    ?—1738清朝大臣。汉军镶黄旗人。康熙三十三年(1694)进士,选庶吉士。四十一年(1702),充四川乡试正考官,迁侍讲。四十八年(1709),提督山西学政。五十六年(1717),迁侍讲学士、内阁学

  • 兀良合惕

    即“兀良哈”(108页)。

  • 达磨赞普

    ?—842吐蕃末代赞普。一作达玛。又名赤达磨乌东赞,贬称朗达磨(意为牛赞普)。《德乌佛教史》称其为“狮子头朗达磨”。838—842年在位。唐开成三年(838),其兄(或谓弟)赤祖德赞赞普被奸臣韦达纳坚

  • 长河西

    地名。当在今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东部。元至元十一年(1274),以长河两千户必剌充掠甲仗,聚众为乱,次年,副元帅覃澄率属众平之,建长河西管军万户府,设达鲁花赤1员,万户2员,隶属碉门鱼通黎雅长河西宁远

  • 察改因麻得不

    契丹语,一地方单位名称。为※宫卫制(斡鲁朵)下一※抹里(相当于“乡”,或“乡”下一级单位)名。辽,置十二宫,十二宫下均设抹里。察改因麻得不为辽景宗※彰愍宫下之一抹里。

  • 建州左卫

    明代在东北女真地区所置卫之一。永乐二年(1404)冬,女真首领猛哥帖木儿受明招抚。三年九月,随明使王教化的等入朝京师,十一月(一说作十年或十四年),明从建州卫析置建州左卫,以其为都指挥使。以屡入京朝贡

  • 刘承勋

    ?—951五代后汉宗室。西突厥别部沙陀人。后汉高祖※刘知远幼子。天福十二年(947)四月,授右卫大将军。乾祐元年(948),兄刘承祐继位,加检校太尉、同平章事,遥领兴元尹,寻代侯益为开封尹,进位检校太

  • 官户

    金代户类之一。凡没入官的奴婢,隶太府监为官户。又称奴婢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