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战
朝鲜族民间传统游戏。流行于延边等地区。今已不盛行。据李朝洪锡谟《东国岁时记》载:“每岁自四月八日,儿童群聚,习石战于城南。至端午日,丁壮毕会,分左右竖旗鸣鼓,叫呼踊跃,投石如雨,决胜负乃已,虽至死伤无悔,守令不能禁。”据载此游戏始于高句丽时期,一般隔河掷石。
朝鲜族民间传统游戏。流行于延边等地区。今已不盛行。据李朝洪锡谟《东国岁时记》载:“每岁自四月八日,儿童群聚,习石战于城南。至端午日,丁壮毕会,分左右竖旗鸣鼓,叫呼踊跃,投石如雨,决胜负乃已,虽至死伤无悔,守令不能禁。”据载此游戏始于高句丽时期,一般隔河掷石。
唐宋元时期管理蕃商、蕃坊的机构。时来华的阿拉伯人、波斯人,为便于出海经商,常聚居于城镇之一隅,时政府设蕃长司置蕃长统察公事,负责征收贡税,组织宗教活动。顾炎武言:蕃客“伙首住广州者谓之蕃长,因立蕃长司
明代东蒙古右翼部落。亦译作哈喇真、哈刺慎、阿刺嗔、哈刺庆、喀喇沁等。始见于拉施特《史集》,称“合刺赤”。源于中亚草原的游牧部落乌古思人,约形成于7世纪。后迁至阿姆河以南,成为强大部落。到蒙元时期,称“
即“宫户”(1749页)。
见“雀喀扎法里”(2041页)。
①见鄂尔多斯部领主“谔巴卓哩克图”(2129页)。 ②见多罗土蛮部领主“著力兔歹成台吉”(1988页)。
寺庙名。意为“鹰龙寺”。全称“约如昌珠吉祥普悯寺”。在西藏山南乃东县境雅隆河东岸。松赞干布时由5位本教徒组建。相传寺址原系一湖,内有龙居,本教徒化为鹰擒伏之,湖水始涸,遂于其上建寺,故称“鹰龙寺”。据
※西羌的一支。汉魏时与葱茈、白马羌分布于婼羌以西至葱岭间的西域南山(昆仑山)中。各有部落首领,与南道诸国相邻。《三国志·魏书·东夷传》注引《魏略·西戎传》称其为“月氏余种”。
见“盆奴里国”(1706页)。
西域古城名、国名。见《魏书·西域传》,伽色尼国,都伽色尼城。《大唐西域记》、《新唐书·西域传》作鹤悉那,为漕矩吒国都。《酉阳杂俎》作伽阇那。《岭外代答》、《诸蕃志》作吉慈尼。《元史·西北地附录》作哥疾
见“八关”(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