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古典>历史百科>民族起源>盖吴起义

盖吴起义

北魏统一北方后,不断加重对各族人民的压榨与奴役,陕西渭北高原的各少数民族受害尤重。北魏太平真君六年(445),卢水胡人盖吴于九月起兵于杏城(今陕西黄陵县东南),反抗北魏,自号天台王,置百官。派部落帅白广平西略新平、安定,杀城守将;东结薛永宗,势力扩大到晋南。北魏派长安副镇将元纥、将军章直、叔孙拔等镇压,均遭失败。次年春,魏太武帝率兵亲征,于汾水败薛部;北路乙拔率兵攻杏城,盖吴退至北地。五月,盖吴复据杏城,众族复振,自号秦地王。北魏又派永昌王拓跋仁、高凉王拓跋那督北道来攻。八月,盖吴为部下杀害,起义失败。

猜你喜欢

  • 布幸

    傣语音译。解放前云南德宏地区傣族村寨的头人,隶属于※布㽘,由当地土司委任,负责管理村寨行政事务,为土司向农民征收捐税、官租,征派差役。由土司授予少量土地或官谷作为在职期间的俸禄,并可免除

  • 术者达鲁虢部

    见“术哲达鲁虢部” (491页)。

  • 慕容皝

    297—348十六国时期前燕国君。又作慕容晃。昌黎棘城(今辽宁义县西北)人。鲜卑慕容氏。字元直,小字万年。※慕容廆第三子。雄毅多权略,通经学,晓天文。被立为世子。历封冠军将军、望平侯、平北将军、朝鲜公

  • 蒙克拜

    ?—1439明代东蒙古蒙古勒津(满官嗔)部领主。《蒙古黄金史》作蒙哥。※阿鲁台弟。据《蒙古源流》等载,永乐(1403—1424)间,东蒙古(鞑靼部)与西蒙古(瓦剌部)为争夺蒙古霸权,互相仇杀,瓦剌首领

  • 养印田

    亦称圭田、职田或薪俸田。古时有印记的壮族土官所留的自营田。征调领地内的※“提陀”(平民)为其无偿耕作,产品全属土官所有。

  • 炒米

    蒙古、鄂温克等族传统食品。起源于农业民族。早在春秋战国时期,诸侯国就以此为军队的行粮,将米干炒或煮熟晾干再炒,食时用水调和。随着各族经济文化交流,被游牧、狩猎民族广泛采用。蒙古炒米多用糜米干炒,贮入容

  • 酋望

    唐代南诏职官名。辅佐诏主执掌国事之重臣。据《新唐书·南蛮传》:其职位在※久赞之下,※正酋望之上,犹试官也,秉政用事,权力极大。尚可兼任※九爽、※三托之官。

  • 古与涅

    见“移剌古与涅”(2069页)。

  • 钦定大清会典

    即“清会典”(2108页)。

  • 临海水土异物志

    见“临海水土志”(162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