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古典>历史百科>民族起源>白语

白语

我国白族使用的语言。属汉藏语系藏缅语族,语支问题有两种意见,一种认为属彝语支,另一种意见认为应单成一支。白语分布在云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各县及怒江州、迪庆州、丽江地区部分县里,四川省凉山州的部分地区也有少量分布。20世纪80年代湖南省桑植县也新识别部分白族,但基本上不使用白语。白语有方言差别,分剑川、大理和怒江3个方言区,其中剑川、大理方言间差别较小,基本可以通话,怒江方言差别较大,通话有一定困难。方言差别主要表现在语音和词汇上。以剑川金华白语为例:语音特点:单辅音有21个,塞音、塞擦音分清送气与不送气两套,无浊音。塞擦音有舌尖前和舌面两套,方言中还有卷舌塞擦音和小舌塞音。无复辅音。单元音有15个,分普通元音和鼻化元音两套。有15个复元音,其中有14个为后响的,1个为前响型,前响型复元音仅仅出现在汉语借词中。后响型复元音由i、u介音加主要元音构成。无辅音韵尾。有8个声调,松紧各分4个,出现在紧调的元音为紧元音。语法特点:虚词和语序是表达语法意义的主要手段,形态不丰富。词类有名词、数词、量词、代词、动词、形容词、介词、副词、连词、助词、叹词11类。名词有复数语法形式。名词还可直接受量词修饰。量词很丰富,语法作用较大,与数词结合的次序是数词在前,量词在后。人称代词有单数和多数,多数第一人称有包括式和排除式的区别。人称代词用元音和声调的屈折变化表示格语法范畴,有主格、宾格和领格。第二人称有通称和敬称的区别。动词有情貌范畴,分别用前加、后加、重叠等形式表达。动词的否定形式除了用否定副词外,还有用元音插入动词词根或屈折变化的方式表达。形容词有和动词相同的名物化助词。介词有表示原因、处所、关联、行为方式等多类,均放在中心词前面。结构助词有标志主语、宾语、定语、状语、补语的,往往同一个助词有多种用法和作用。句子的基本语序是主一谓一宾,还残存有主一宾一谓形式。名词、代词、形容词作定语放在中心词前,数量词作定语放在中心词后。状语在谓语前面,补语在中心词后面。词汇特点:白语词汇的一个重要特点是汉语借词超过了固有词的比例。借词有早期和近期两类,大多采用音译方式吸收。单音词及由单音词合成的复合词是词汇的主体,有一定数量的多音节单纯词。复合词的结构方式有联合、修饰、表述、支配等。派生词占一定比重,用加词头、词尾的形式构成。四音联绵词较丰富。

猜你喜欢

  • 米拉日巴

    1040—1123宋代西藏佛学家、藏传佛教噶举派第二代祖师。藏族。本名“堆巴噶”,意译“闻喜”,又称米拉协贝多吉。生于西藏西部芒域贡塘地区娘昂杂,属觉色族。先祖为宁玛派信徒,父米拉慧幢以经商为业。7岁

  • 那木岱

    清初武官。蒙古镶黄旗人。西喇氏。克什特子。初袭伯父克什图牛录章京兼半个前程世职。顺治五年(1648),从征南大将军谭泰征江西叛镇金声桓,数败敌军,复率本固山兵败高总兵3千兵,并同罗什率兵败城内出击之兵

  • 外婚制

    亦称“族外婚”。一种从自己所属社会集团之外选择配偶的制度。发生于旧石器时代中晚期,发展演变流行至今。外婚制是氏族产生的前提和标志。最初由于分工和生存的需要,在自然选择作用下,原始血缘群体逐步由近及远排

  • 巴尔珲岭

    清代新疆山名。见《西域水道记》。《乾隆内府舆图》作巴尔浑必拉(“必拉”,满语意为“岭”)。《西陲总统事略》称巴尔浑大山。位于今中亚伊塞克湖南。

  • 赵暹

    明广西崇善县土司。宣德元年(1426),为扩充辖地,率众攻占左州县城,执土官,夺其印,占据40余村峒,大肆掳掠。竖旗帜,僭称王,封官建制,并大量制造火器,袭击邻近州县。朝廷令总兵顾兴祖会广西三司剿捕。

  • 毗舍那

    即“毗舍耶”(1649页)。

  • 彻里军民总管府

    见“车里军民宣慰使司”(282页)。

  • 也速也不干

    元朝宗王。又译也速也不坚。蒙古孛儿只斤氏。※窝阔台汗后裔,别帖木儿子。泰定元年(1324)封荆王,赐金印。四年,因侵占岐王锁南管卜分地,被告发,由甘肃行省阅籍归还。天顺元年(1328),泰定帝幼子阿剌

  • 东三省舆地图说

    书名。※曹廷杰撰。光绪十三年(1887)成书。为作者有关东北地理、考古及民族等方面的学术札记,如对肃慎国、得胜陀碑、完颜娄室碑、金上京、三姓、白城、韩州中俄东段边界说等历史地理的考述。所附“条陈十六事

  • 盐引

    金、元时期取售盐的凭证。元代、盐实行专卖,商人向盐运司纳钱钞,换取盐引,凭引至盐场取盐,贩运各地。太宗二年(1230),行盐法,每引盐400斤,价银10两。世祖至元十三年(1276),改中统钞9贯。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