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古典>历史百科>民族起源>白石神

白石神

旧时羌族崇拜的神祗。羌族崇拜白石,传说原居西北草原的古羌人在被迫迁徙中,有一支到达川青交界的补尕山,被敌兵追赶甚急,幸有羌人祖先天女木吉卓从天上抛下3块白石,变成3座大雪山,阻止追兵前进,羌人乃得南下,到达松潘草原,并继续南迁茂汶。当羌人在此游牧时,又受到“戈基”部族的侵扰。戈基人力大善战,羌人不敌败逃。因梦得天神相助,乃奋起大战,三战大败戈基人,羌人得以在岷江上游安居乐业。为了报答神恩,羌人以白石作为天神的象征,反又作为一切神灵和神仙的象征进行崇拜。今羌族地区的山间、地里、林中、屋顶、门窗、室内,都供奉白石,即所谓白石崇拜。

猜你喜欢

  • 鲁托梭龙

    珞巴族巴达姆部落方言音译,旧时为求取牲畜兴旺而举行的宗教仪式。流行于西藏自治区墨脱县以南的珞瑜地方。在夏收庄稼作最后一次除草前,凡有牛的人户,都把牛从丛林中赶回来,绑在房前庭院的木桩上,杀鸡宰猪,向守

  • 达康档

    指珞巴族家长奴隶制下奴隶为奴隶主服劳役和缴纳实物的全部租赋。珞巴语苏经方言音译,“达康”意为“人役”、“负担”,“档”意为“缴纳”、“给”。西藏珞巴族的奴隶主以让※苏龙、※阿比拥有生产资料、独立经营等

  • 宇文节

    唐朝大臣。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先世为匈奴茵裔,后称鲜卑宇文氏。隋礼部尚书平昌公宇文㢸孙。贞观(627—649)中,为尚书右丞,明习法令,以干练见称,深得太宗李世民赏识。高宗永徽二年

  • 独孤损

    ?—905唐末大臣。字又损。河南洛阳人。先世匈奴独孤氏。云州刺史独孤密孙,吏部侍郎独孤云子。初为礼部尚书。昭宗天复三年(903),为兵部侍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天祐元年(904),判右三军事。次年三月

  • 竹园白话报

    报刊名。光绪三十三年(1907)北京回族学者、医生丁子良(号竹园)创办于天津。次年改称《天津竹园报》。宣统元年(1909年)6月出至652期后,改名《忠言报》。鼓吹“君主立宪”,提倡白话文、开通民智、

  • 内蒙古共和国临时政府

    抗日战争结束时,部分蒙古族上层组织的政权。以巴彦塔拉盟盟长、伪蒙疆政府高等法院院长补英达赖为首的一小部分蒙古族上层,为维护原有的统治地位和剥削利益,利用一些人,特别是蒙古族青年的民族解放要求,打起“独

  • 多伦诺尔

    ①湖泊名。共有7小湖,汉名七星潭。蒙古语称“七”为“多伦”,称“湖”为“诺尔”,故名。一作多伦泊。在今内蒙古自治区多伦县北上都河西岸。 ②厅名。元上都路故地。明为开平卫。辖境相当今内蒙古自治区正蓝旗及

  • 瑞麟

    ?—1874清朝将领。满洲正蓝旗人。叶赫那拉氏。字澄泉。文生员出身。道光间,历官太常寺少卿、内阁学士、礼部右侍郎、护军统领。咸丰三年(1853),入军机。奉命带兵赴天津,同参赞大臣僧格林沁防剿太平军,

  • 首领印

    西夏文印章。西夏军队首领所佩。迄今所见已达100多方。印面近正方形,一般边长5厘米多,目前所见最大印面6.4×6.1厘米,最小4.2×4.9厘米。印文为九叠篆,译文为“首领”2字。印背多刻西夏文两行,

  • 黑齿

    古族名。亦称漆齿。以俗喜嚼食槟榔久而齿黑,故名。战国时,爱国诗人屈原在其《楚词·招魂》中已与雕题并称,指其时为楚国以南百越族群中之一部分。《战国策·起策》亦指其为吴、越之民。唐·樊绰《蛮书》更确指其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