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古典>历史百科>民族起源>番部僧正

番部僧正

僧官名。明清对于藏族地区州一级,封授一些管理僧众统领土民的僧人头目为僧正,给予印信,敕书,依例朝贡承袭。清代有圆成寺僧正,闫家寺僧正等,隶僧录司。

猜你喜欢

  • 天山县

    元代行政区划名。净州路治所。见“净州路”(1503页)。

  • 崇祥院

    见“崇祥总管府”(2061页)。

  • 相封

    匈奴官名。或将“相”、“封”分别作为两种官职,将“封”写作“将”。冒顿单于(前209—前174年在位)时始设置。为中下级职官,隶属于匈奴24个“万骑长”。地位不固定,依部众多寡确定权力大小及次第高下。

  • 狄后

    春秋时周襄王的王后。亦作隗后、媿后、叔隗。出身于赤狄,隗姓。齐桓公死后,齐国内乱,宋襄公意欲充当霸主,被楚国捕获,华夏诸侯一时无霸主。周襄王十三年(前639),郑文公企图称霸诸侯,控制东周王室,攻打与

  • 敌烈八部

    见“敌烈部”(1882页)。

  • 马于华

    清代中医家。字光禄。安徽安庆人。回族。乾隆、嘉庆年间(1736—1820)人。擅长中医内外科,专治疑难杂症,兼及妇、幼、花、麻、痘等病。尤对痈疽之症,特制一种膏药内服外敷,有奇效。好义乐施,救济贫困。

  • 基诺族起义

    基诺族人民反对国民党压迫剥削和争取民族生存的武装斗争。亦作“攸乐山起义”。1941年11月下旬,云南西双版纳基诺山(原称攸乐山)基诺族头人飘白因不堪国民党的苛征暴敛,含愤服毒自杀,激起人民不满,各寨头

  • 思南宣慰司

    土司名。明置。宋宣和(1119—1125)中,田祐恭内附,世有其地。元改思州宣慰司。至正二十五年(1365),思南宣慰使田仁智遣都事杨琛归附明太祖,纳元所授宣慰诰。朱元璋授仁智三品银印,并授杨琛为思南

  • 后燕惠闵帝

    见“慕容宝”(2437页)。

  • 伊实左卫

    见“益实左卫”(194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