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古典>历史百科>民族起源>田五起义

田五起义

清代甘肃回民反清起义。又称石峰堡起义,或称田五、张文庆起义。田五,又名田富,“新教”(即哲赫林耶)教派创始人马明心弟子。为替师马明心报仇,反抗清廷对※苏四十三起义的残酷镇压,于乾隆四十九年(1784)四月,在家乡甘肃盐茶厅(今宁夏海源县)首举义旗,以甘肃通渭石峰堡为踞点,与南路张文庆义军,互为应援,克通渭、秦安、隆德、静宁、会宁、固原、伏羌、靖远等地。清廷命甘肃提督刚塔进剿,与义军大战于靖远,义军受挫,四月二十四日退守马营水庄,又遭清军截击,田五受伤不屈,自刎身亡。余部千余由李可魁率领,转战甘肃中部山区,与石峰堡义军张文庆、马四娃等协同作战。五月,张文庆部围攻静宁城、截断西安通往兰州之大道,活动于蹯龙山。伏羌、皋兰、平番、会宁、庄浪、秦安、西固驿等地回民纷纷响应。清总督李侍尧率军尾追,多次失利。清廷又调集陕西、山西、四川等省兵3万余众,命大学士阿桂、福安康等进行“会剿”。义军寡不敌众,失利,李可魁阵亡,张文庆退守石峰堡,拼死抵抗。六月二十三日,清军围石峰堡,断其水源。七月初三日,趁堡内义军举行“开斋节”聚礼之际,进行偷袭,石峰堡义军两千余人全部壮烈牺牲。

猜你喜欢

  • 罗桑旺秀噶桑嘉措

    1810—1873清代青海瞿昙寺高僧,第三世寺主,又称噶桑丹增嘉措。藏族。出生于凉州达垅沟。曾在塔尔寺求学,并在许多静修院修习,多次赴拉卜楞寺,从阿莽仓活佛贡乔坚赞前聆听经教。在杨宗修建不热官。咸丰元

  • 梧溪集

    书名。元王逢(1319—1388)撰。7卷。逢,江阴(今属江苏)人,字原吉,号梧溪子,因以名集。为顺帝朝江南隐士。曾避张士诚征召,《明史》以其与戴良义不负元,列入《文苑传》,附戴良传中。集中载宋元之际

  • 中山王兆域图铜板

    战国时期中山国国王陵园葬域平面示意图。中山王生前命相邦司马赒主持建造王陵,事先将设计平面图制成此铜板。铜板长94厘米、宽48厘米、厚约1厘米。其背面有一对铺首,正面是一

  • 昔宝赤万户府

    即“失宝赤万户府”(592页)。

  • 歇不

    契丹语,一地方单位名称。为※宫卫制(斡鲁朵)下一※瓦里(由※籍没奴隶组成)名。辽置十二宫,下皆设有瓦里。歇不为承天皇太后※崇德宫下之一瓦里。

  • 民主报

    解放前新疆保卫和平民主同盟塔城地区组织委员会创办的报纸。1948年塔城以维、俄两种文字出版。主要报道国内外新闻、塔城区的政策与成就,揭露国民党的反动统治,对塔城地区革命形势的发展起了重要的促进作用。

  • 嘉样丹增尼玛

    1807—?清代拉卜楞寺高僧。藏族。出生于息居噶波当地方。被确认为岗卡·旺智坚参之转世。在达隆·洛桑丹白尼玛活佛前出家。14岁至达隆寺,后入拉卜楞寺经院学习。能熟背《般若论》及《现观庄严论明义释》,参

  • 青山

    山名。位于今辽宁义县东北。西晋武帝太康十年(289),鲜卑慕容氏首领慕容廆以辽东僻远,徙居徒河之青山。惠帝元康四年(294),始移于棘城(今义县西北)。

  • 杂郭

    藏语音译。意“草产”。指旧时西藏部分牧区和半农半牧区划给各户※差巴使用且承担一定支差义务的天然草场。面积大小不等。由政府派人会同当地头人勘察划分,并登记造册,规定各户相应的支差义务。在各户草场间立界石

  • 沙哩岱

    ?—1662清朝将领。蒙古察哈尔部人。鄂尔沁氏。※洛哩弟。初随兄归清,从兄沙济征察哈尔,任佐领。顺治元年(1644),随睿亲王多尔衮入山海关,镇压李自成农民起义军。三年,以牛录额真从豫亲王多铎击蒙古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