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古典>历史百科>民族起源>瑞竹堂经验方

瑞竹堂经验方

书名。元代回回人萨德弥实编撰。乃作者考订各家方书,博采经验诸方,加以分门别类,于泰定三年(1326)修成并刊行。为元代著名医方类书。凡15卷,分24门。原本早佚。传世为残钞本。今有清乾隆年间《四库全书》所辑《永乐大典》本,共5卷(残本),并由清人丁嘉鱼辑入《当归草堂医学丛书》中。1957年据此校印出版。又有日本宽改七年(1795)缮生药室仿明高濂校刻本,15卷3册,分15门。今有浙江中医研究所凌天翼等人整编的《重订瑞竹堂经验方》,15卷,分15门,由人民卫生出版社于1982年出版,此乃辑佚之大成。

猜你喜欢

  • 七本

    藏语音译,“本”意为“官”,“七本”即“七官”,为唐代吐蕃七种主要职官的统称。各有职司,分别掌管吐蕃社会各具体经济部门或行政事务。据《德乌佛教史》载,“七本”依次是:域本(地方官)、玛本(武官或军官)

  • 龙龛手鉴

    即“龙龛手镜”(500页)。

  • 和阗办事大臣

    清代新疆和阗军政长官。乾隆四十二年(1777)自副都统改置。驻和阗。下有协办大臣1员,衙署有章京1员、笔帖式1员、委笔帖式5员,贴写4员,分管印房、粮饷、军台诸事。隶喀什噶尔参赞大臣管辖。同治三年(1

  • 侗水语支

    汉藏语系壮侗语族的语支之一。分布在贵州省、广西壮族自治区和湖南省。包括侗语、水语、仫佬语、毛难语、拉珈语、僙语和莫语。使用人口180多万。侗水语支内部同源词的比例数达60%~70%;本

  • 兀奴忽赤

    蒙元时期蒙古官名。又译“兀讷忽臣”。“兀奴忽”意为“马驹”,“赤”意为“司事人”,《元朝秘史》释为“放乳马的”,即专门掌管放牧马驹者。蒙古俗,马驹与牝马分群放牧,以便挤取马乳,酿制马湩。据《元史·兵志

  • 夹谷查刺

    ?—1172金大臣。隆州(治今吉林农安县)失撒古河人。女真族。夹谷氏。工部尚书谢奴子。善女真、契丹文。每论大事,见地超同辈。海陵王天德元年(1149),以功臣子充护卫。翌年,授武义将军,升符宝郎,出为

  • 老小营

    即“奥鲁”(2252页)。

  • 尹湛纳希

    1837—1892清末文学家。汉姓宝,名衡山,字润亭,乳名哈斯朝鲁。内蒙古卓索图盟土默特右旗(今辽宁北票下府乡)人。蒙古族。协理台吉※旺钦巴勒第七子,人称“七哥儿”。出身贵族世家。幼年从塾师学蒙、汉、

  • 周冠南

    1875—1933变法维新的积极推行者。字鉴心。纳西族。云南丽江石鼓人。自幼受父周兰坪振兴实业思想的影响。光绪二十七年(1901)举人。后被选送赴日留学,读师范科,为纳西族第一个留学生,留学期间,积极

  • 大昭寺志

    书名。全称《大昭寺志水晶鉴》。五世达赖阿旺罗桑嘉措(1617—1682年)撰。成书于1645年。全书21页,收在《五世达赖全集》。另有单行本传世。主要记载吐蕃松赞干布时建大昭寺始末。该书对唐以来藏族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