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古典>历史百科>民族起源>王和顺

王和顺

1868—1934

近代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者。字德馨,号寿山。广西邕宁县东门乡人。壮族。出身于贫苦农民家庭。为人刚正不阿,好侠行义,颇受乡里尊崇。早年曾参加刘永福领导的黑旗军抗法战争。中法停战后,退役回乡,在宣化县城充当衙役,目睹清政腐败,深为不满,投身会党,秘密组织革命队伍,蓄意反清,事泄被捕。后越狱,聚众竖旗,于光绪二十五年(1899)发动武装起义,迅速控制南宁、思恩府属广大地区。二十八年(1902),在南宁西郊隆安县马鞍山峡大败广西提督苏元春所遣总兵马盛治军,击毙马盛治,苏元春也因此被革职,充军新疆。翌年,又于梅龟山智布伏兵,重创由陆爵率领前来围剿的广东安勇军。后与附近会党武装配合,转战于武鸣、隆安、扶绥、上恩、马山、都安、上林、宾阳、邕宁等地,使官军顾此失彼,穷于应付。三十一年(1905),清廷集数省兵围剿,被迫出走越南。闻孙中山从日本至越南西贡进行革命活动,投奔孙中山,加入同盟会。三十三年(1907),奉孙中山命,赴钦州、防城等地组织领导壮族反清武装斗争,失败后折回越南河内。翌年,奉命与黄明堂等率部潜入云南河口组织武装起义,一举攻占河口,缴获大量枪枝弹药,继而挥师北上,攻占南溪。后遭云南总督锡良调滇、黔、桂、川四省兵包围,坚持战斗20余天,因补给匮乏受挫,被迫再度转入越南境,被侵越法军强令解除武装,押往新加坡服苦役。宣统三年(1911),广州起义爆发,经香港返广东惠州开展革命活动。是年十月,武昌起义爆发,指挥革命军政占惠州城,随后率军进驻广州城。因遭广东都督陈炯明排斥,绕道香港至北京,被袁世凯聘为军事顾问。后对袁肆意专权不满,弃职南返。1915年,袁世凯复辟帝制,积极参加讨袁护国运动。1922年,发动滇桂军将领入粤讨伐陈炯明,拥护孙中山从上海回广州重开大元帅府。旋去职,隐居广州,不问政事。1934年于广州病逝。

猜你喜欢

  • 清真寺

    阿拉伯语“麦斯吉德”的意泽,意为“礼拜的场所”。一称礼拜寺。在中国,为回族等信仰伊斯兰教之民族举行宗教仪式、传授宗教知识、聚会和进行其他社会活动的场所。唐称“礼堂”,宋元称“清净寺”、“真教寺”,元末

  • 高南容

    渤海王国大臣。仕于大嵩璘和大元瑜为王时。唐元和四年(日本大同四年,809),康王大嵩璘死,元瑜继位,奉命以和部少卿兼和干苑使、开国子身份至日告哀并聘问。时逢日平城天皇丧,嵯峨天皇嗣立。翌年(日本弘仁元

  • 西壁讹答

    西夏晚期大臣。党项人。远祖系鲜卑人。襄宗时为太傅。应天四年(1209)蒙古主成吉思汗攻西夏时,守斡罗孩城(今属内蒙古乌拉特中后旗),巷战时被俘。

  • 沙阿鲁阿语

    我国台湾高山族沙阿鲁阿人使用的语言。属南岛语系印度尼西亚语族台湾语支。使用人口现在只剩了几十个,居住在高雄县荖浓溪上游,桃源乡的桃源和高中两个村中。沙阿鲁阿人和布农人杂居,日常生活中都已使用布农语,所

  • 答失蛮

    ①元代伊斯兰教徒中的一种称谓。宋代汉译打厮蛮,亦译大石马、达失蛮、达识蛮。源于波斯语,意为“明哲的人”。元代该词使用颇广:一般指伊斯兰教学者,在文献中,常与僧、道、也里可温(基督教教士)并称;有时也泛

  • 垂河

    见“碎叶水”(2351页)。

  • 洛桑格登主巴

    清代西藏地方政府官员。藏族。八世达赖喇嘛强白嘉措之兄。乾隆五十五年(1790),由掌办商上事务阿旺楚臣奏,准其与达赖喇嘛共居一处,并办理达赖喇嘛琐事。恃势肆行舞弊,占人田地,缺亏达赖喇嘛商上财物,克扣

  • 卫律

    汉代匈奴将领。长水胡人。生长于汉地,初仕汉。经协律都尉李延年举荐,出使匈奴,后以延年因故被诛,恐遭牵连,降匈奴,受重用。汉武帝天汉元年(前100),受匈奴且鞮侯单于命,案治汉使苏武事,劝苏武归降匈奴,

  • 甘州辉和尔

    “甘州回鹘”的不同音译,始见于《续资治通鉴长编》。参见“河西回鹘”(1507页)。

  • 八旗俸饷处

    清代官署名。户部置,以稽核京城八旗官兵俸饷等项发放事宜。设满洲郎中、员外郎、主事等掌处事,无定员。俸饷册档,悉由各旗※俸饷房查造,于一定期限内由各旗都统咨送户部,该处据册载人员升迁除授、挑补病退及截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