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古典>历史百科>民族起源>湘鄂西革命根据地

湘鄂西革命根据地

中国共产党在湘鄂西土家族苗族聚居区建立的革命根据地。1928年,在湖南农民运动影响下,桑植成立农民协会后在泸溪等地亦相继建立。党中央派贺龙、周逸群等湘鄂川黔四省边界地区开展革命工作,展开游击活动。1929年春,建立湘鄂西苏维埃政权,解放鹤峰。5月解放桑植。以两县为湘鄂西革命中心。继在龙山、五峰、宣恩先后建立苏维埃政权。燃起湘鄂西地区革命烽火,并与国民党独立十九师向子云旅展开激战,粉碎敌人多次围剿。同年8月,湖南军阀鲁涤平、何键以两万兵力进攻。9月,红军第二军转战鄂西,相继解放五峰、长阳。1930年5月,成立中共湘鄂西特委,红二军与红六军会合,改编为中国工农红军第二军团。周逸群任书记兼军团政委,贺龙为司令员。北起潜江,南达洪湖,沿清江、澧水西至武陵山区,包括桑植、鹤峰、五峰、建始、龙山、宣恩、大庸、永顺、慈利诸县,先后建立了苏维埃政权。在湘鄂西特委领导下与国民党及地主团防武装展开斗争。各族人民为保卫苏维埃政权,在湘鄂边境崇山叠岭中坚持游击斗争,并在反围剿战斗中,英勇支援红军。1933年,在咸丰成立鄂川边区独立团,打土豪、分田地。1934年10月,贺龙、关向应率领的红二军团,与任弼时率领的红六军团会师,在桑植、大庸、永顺、龙山等县深入土地革命,扩大武装,配合中央红军长征。湘鄂西革命活动中心由鹤峰转移到永顺一带。11月全歼国民党黔军五万余人。1935年11月,红军北上抗日,许多土家族、苗族青年都参加了红军。

猜你喜欢

  • 景琼

    ?—975宋代甘州回鹘可汗。奉化可汗※仁裕之子。宋建隆元年(960)即位。对宋廷采取依附政策,以甥舅相称,遣使贡奉不绝。乾德三年(965),曾遣僧法渊向宋献佛牙、宝器等物,以加强佛事往来。在位凡16年

  • 革兜

    见“仡兜苗”(572页)。

  • 亏容甸长官司

    元明哈尼族土司。明属临安府。今属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红河县。唐归铁容甸部。元初,部长阿附(哈尼族),世守兹土,隶元江路。明洪武十五年(1382),授正长官,世袭。改隶临安。治今云南红河县东南下亏容。其

  • 哈烈

    西域古地名。见《明史·西域传》,一名黑鲁。《元朝秘史》作亦鲁。《圣武亲征录》作也里,又作野里。即今阿富汗西北部赫拉特。公元前4世纪,希腊一马其顿亚历山大大帝曾在此建亚历山大城。《汉书·西域传》译作乌弋

  • 兴安城

    参见“兴安城总管衙门”(917页)。

  • 旧土尔扈特部南路右旗

    清外札萨克旗。乾隆三十六年(1771)置。渥巴锡汗从子辅国公拜济瑚裔。初驻牧斋尔(今新疆托里和裕民县一带)。三十八年(1773)徙珠勒都斯(今焉耆西北)。设1佐领。隶乌讷恩素珠克图南路盟,归伊犁将军管

  • 曹寅

    ①晋代匈奴东西曹(贰城胡)首领。贰城(故址在今陕西黄陵县西北)人。雁门公曹毂(又作谷)幼子。随父附前秦苻坚。东晋废帝太和二年(367),父卒,部众被分为二,贰城以西2万余落(即户)由兄曹玺统领;贰城以

  • 巴尔鲁克山一带地方界约

    见“收回巴尔鲁克山文约”(935页)。

  • 大梁水

    即“梁水”(2125页)。

  • 驮轿

    民国时期赤峰地区盛行的一种交通工具。把轿搭在骡马背上,用于长途运客。一般一轿坐一人,较宽绰者可乘坐两人,亦可躺卧,较为舒适,不受风吹、雨淋、日晒。政府官吏、富商大贾等皆乘之。后渐被较先进的交通工具所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