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古典>历史百科>民族起源>游皇城

游皇城

元代宫廷祓灾迎福礼俗之一。亦称白伞盖佛事。至元七年(1270),元世祖忽必烈纳帝师八思巴建议,于大明殿御座上安置一顶白伞盖,以金粉书梵字于其上,意为“镇伏邪魔护安国刹”。是后每年二月十五日于大明殿行启建白伞盖佛事。据《元史·祭祀六》载:二月十三日,于西镇国寺迎太子游四门,后导塑像、佛坛、仪仗入城。十四日,帝师率梵僧500人于大明殿内做佛事。十五日,恭请伞盖于御座,奉置于宝舆,诸仪卫队仗列于殿前,诸佛坛、乐队、戏队等仪仗列于崇天门外,迎引白伞盖,拥帝师周游皇城内外,谓“与众生祓除不祥,导迎福祉”。周游时,仪仗庞大,伞鼓手、殿后军甲马、钹鼓僧、乐队、戏队、执役者等多达数千人,首尾排列30余里。届时大都(今北京)居民倾城聚观,帝王、后妃、公主亦于专设的彩楼观览。游毕,送伞盖还宫,复置御座上,帝师做佛事,次日始罢,岁以为常。同样活动,亦于每年六月中在上都(今内蒙古正蓝旗东闪电河北岸)举行一次。

猜你喜欢

  • 楚本

    藏语音译。吐蕃官名。据《德乌佛教史》载,其职能是负责牧业中的旄牛、犏牛、马匹、绵羊及军帐营幕事宜。相当于牧监卓本。

  • 西夏事略

    书名。(1)宋王偁撰。1卷。本书记党项拓跋氏兴起至西夏李元昊建国之史实。曹溶《学海类编》收有此书,实即王偁《东都事略》卷127至128中之《西夏》附录。(2)清陈崑撰,16卷,未见传本。《清史稿·艺文

  • 俄力思

    见“阿里三围”(1223页)。

  • 里社制

    元代社会基层组织制度。为坊里制和社制的合称。 “坊”指城关中的基层行政设施※“隅”和※“坊”,“里”指农村中的基层行政设施“乡”和※“都”;“社制”指农村中专督农事的※“社”。参见“坊里制”(960页

  • 笃娑钵提

    见“笃婆钵提”(1678页)。

  • 你勒合桑昆

    见“亦剌合”(871页)。

  • 弘旺

    清朝宗室。又名普萨保。满族,爱新觉罗氏。康熙帝第八子廉亲王※允禩子。著有《皇清通志纲要》6卷及《松下堂目下旧见》6卷。

  • 卜忽秃河卫

    明代在东北女真地区所置卫之一。亦作布尔哈图河卫。永乐十二年(1414)三月,女真首领亦能歌、斡罗失等来朝,以其居地置卫,与阿儿温河等二卫同时设立,以亦能哥等为指挥、千百户,赐诰印、冠带等,在今吉林省延

  • 青海国王

    封爵名。唐龙朔三年(663),吐谷浑为吐蕃所败,其王※诺曷钵与唐弘化公主率众逃凉州(今甘肃武威)。乾封元年(666),高宗首次以此爵号封吐谷浑王诺曷钵。贞元十四年(798),唐灵州节度副使(一作朔方节

  • 止贡赞普

    吐蕃第八代赞普。系色赤赞普与纳吉洁莫西林雪玛之子。一说是时,从吐谷浑或尤古纳萨纳传入本教,自芒康(即乾宁)取得铠甲,遂以后藏娘若香波卡堡寨为基地。后与大臣洛昂达孜争权决斗,被杀身亡,使雅隆部落赞普家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