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水川
河名。南北朝时吐谷浑四大戍地之一。原水域在今陕西府谷县北50里,自西北沙漠界流入,迳清水堡(今陕西府谷县清水镇)东南注于黄河。吐谷浑曾于其东黄河上建※“河厉桥”。
河名。南北朝时吐谷浑四大戍地之一。原水域在今陕西府谷县北50里,自西北沙漠界流入,迳清水堡(今陕西府谷县清水镇)东南注于黄河。吐谷浑曾于其东黄河上建※“河厉桥”。
清代苗族农民起义。嘉庆九年(1804),※乾嘉苗民起义失败后,清政府加强在湘西地区统治,推行“屯田养兵、设卡防苗”政策。在永绥(今湖南花垣)、凤凰、乾州(今吉首)、古丈、保靖五厅增设守备、把总、外委等
唐朝突厥族将领。武德九年(626)七月,受颉利可汗命,使唐以观虚实,宣称可汗兵百万已发,被李世民拘于门下省,渭桥之盟后获释归。贞观四年(630),护送炀帝之萧后入朝,授左领军将军。同年,颉利可汗兵败,
弓名。西夏人善制弓,采用西夏所产竹牛(牦牛)之角,角甚长,黄黑相间,所制弓极佳,每张值数百千。尤以西夏兴州(今宁夏银川市)所产为优,为宋朝边将喜爱之物。一说宋时著名的“神臂弓”为党项羌人创制。
清帝于庆日、节日举行的敬老宴会。康熙五十二年(1713)春,以圣祖玄烨六旬“万寿”为由,于畅春园宴各省现任、致仕的汉大臣、官员及士庶之年近古稀以上者,年在90岁以上者33人、80岁以上者538人、70
书名。又称《蒙古文汇》,为蒙满汉合璧词典。清咸丰元年(1851),蒙古学者赛尚阿编著。共16册。此外尚有额尔德尼编著的17卷本及固什喇嘛校订的12卷本,均于光绪年间出版。该书对后来的词典编工纂工作有较
见“合鲁不只”(836页)。
即“古塔巴”(441页)。
古城名。一作大和城。遗址在今云南大理旧县城南15里点苍山脚下,太和村之西,东临洱海。“夷语山陂陀为‘和’,故谓大和。”原为河“蛮”所居。唐开元二十六年(738),南诏王皮逻阁(蒙归义)逐河“蛮”,夺据
清代满汉官员礼服之一。为皇帝及文官三品、武官二品及一、二、三等侍卫所专用的一种皮服。起源较早,《满文老档·太祖朝》中已有记载。形式类似补服,无领、平袖、对襟,皮毛朝外,衣长至膝,左右各垂两条带子,下端
五代时党项羌首领。本姓拓跋氏。※李思忠子。五代后梁夏州定难军节度使※李仁福族弟。以忠厚称。仕后唐为银州防御使。明宗天成元年(926),与绥州刺史李彝敏共同讨定绥、银二州之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