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古典>历史百科>民族起源>淮夷

淮夷

古族名。先秦东夷之一。初见于《尚书·禹贡》,谓“海岱及淮惟徐州……淮夷��珠暨鱼,厥篚玄纤缟。浮于淮泗,达于菏(河)”。《史记·夏本纪》有相同记载。《禹贡椎指》云:“今淮、扬二府近海皆是”,表明其居于淮河下游流域及近海处,以产��珠、美鱼著称。周初附周,后与徐戎等东夷诸族联合抗周。据今本《竹书纪年》,周成王四年“王师伐淮夷”,再次被征服,国灭,然成王对其采取了较蒲姑、奄国的宽大政策。春秋时淮夷尚存,并经常参与诸侯会盟。如《左传》昭公四年(前538)“夏,楚子、蔡侯、陈侯、郑伯、许男、徐子、滕子、顿子、胡子、沈子、小邾子、宋世子佐、淮夷会于申”。就其参与会盟言,似还是一个政体。春秋以后,附于楚。至秦朝,其族“皆散为民户”,融合于华夏。

猜你喜欢

  • 库图克台彻辰鸿台吉

    见“切尽黄台吉”(189页)。

  • 梁乙逋

    ? —1094西夏大臣。夏惠宗国相※梁乙埋子,崇宗梁后兄。大安十一年(1085),父死,自任国相。依仗梁氏“一门二后”的威势,对内操纵朝政,迫害老臣;对外行侵宋之策。天仪治平二年(1087)五月,以卑

  • 阿尔楚尔之战

    清军平定大小和卓木之乱的一次战役。乾隆二十四年(1759)闰六月,布拉呢敦(大和卓木)、霍集占(小和卓木)自※“霍斯库鲁克之战”溃败后,于七月初西遁阿尔楚尔岭(一称阿喇楚勒、阿勒楚勒,今帕米尔阿里丘尔

  • 共食牺牲团

    旧时台湾高山族泰雅人一种社会组织。多以村落为单位,也有由若干村落组成。他们把结婚和离婚视为不净,把私通、盗窃、杀伤等违反禁忌的行为视作不祥,故婚家和犯罪者要将一定财物如珠裙、火枪等交给族人换取猪以作牺

  • 吐蕊

    见“始毕可汗”(1550页)。

  • 呼延都督府

    唐代在东突厥地区建置的羁縻机构。位于居延海以东地区。贞观二十年(646)置,以其首领为都督、刺史,职位世袭。下辖贺鲁(贺鲁部)、葛逻(葛逻部、挹怛部)、䒽跌(以都督府改置) 3州。隶单于

  • 优叶

    傈僳语音译。傈僳族民间情歌曲调名。可个别吟唱,也可男女对唱。主要用以表达男女之间的爱情。也可在亲人重逢、叙事、打官司、婚嫁、调解纠纷等场合吟唱。曲调柔和、缠绵、细腻。

  • 悦般

    古西域国名。为北匈奴西迁过程中留在龟兹(今新疆库车一带)北之部众所建立。至南北朝时已有地数千里,人口20余万。凉州人犹称之为“单于王”。风俗语言与高车同。剪发齐眉,以醍醐涂之,日三澡漱,然后饮食。其南

  • 边坝

    地名。又名宾巴,即达隆宗。在硕板多之南200余里,辖地自拉子起至鲁工拉大山根拉哩止。原属西藏所辖,委第巴2名管理。康熙五十八年(1719)清军进藏,其地喇嘛、第巴等人归附,承办粮差。清留驻官兵镇摄,并

  • 苏赉璊

    ? —1780清代新疆维吾尔族王公。吐鲁番人,札萨克郡王※额敏和卓长子。乾隆十七年(1752),授三等伯克。二十一年(1756),晋公品级。二十三年(1758),奉命赴库尔勒、布古尔(今轮台)办理多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