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古典>历史百科>民族起源>洪俊奇

洪俊奇

1244—1291

元朝将领。高丽人。洪氏。小字茶丘。洪福源次子。幼从军,以骁勇知名。世祖中统二年(1261),雪父冤,袭父职,为管领归附高丽军民总管。至元六年(1269),率军3千从国王头辇哥平高丽权臣林衍,迁江华岛所有臣民重归王京(高丽首都,今开城)。同年十二月,奉命立屯田总管府于凤州等地。八年(1271),同经略使欣都破林衍余部,杀其王承化侯,其将金通精率余众走耽罗(今朝鲜济州岛)。十年(1273),与忻都破耽罗,杀金通精。翌年三月,授昭勇大将军、安抚使,高丽军民总管,提点高丽农事。八月,授东征右副都元帅,与都元帅忽敦等领舟师2万,渡海侵日本,拔对马、一岐、宜蛮等岛。十四年正月,授镇国上将军、东征都元帅,镇高丽。二月,率蒙古、高丽、女真、汉军,从丞相伯颜北征弘吉剌部只鲁瓦歹和昔里吉叛乱。十七年,授龙虎卫上将军、征东行省右丞。次年,与右丞忻都领舟师4万,由高丽金州合浦渡海侵日本,舟为飓风所坏,逃还。十九年十月,于平滦黑埚儿监造战船700艘,以图后举。二十一年,授征东行省右丞。二十三年,奉命往江浙等处遣汉人复业。二十四年(1287),奉命率高丽、女真、汉军扈从忽必烈征叛王乃颜,设疑兵降叛军,授辽阳等处行尚书省右丞。二十七年(1290),以疾辞归,后以叛王哈丹窜掠高丽,复被起用,镇辽左。

猜你喜欢

  • 守兴

    见“萧思温”(1997页)。

  • 汉军枪营

    清代八旗汉军骁骑营中的鸟枪马甲置此。顺治(1644—1661)间,每逢春季即竖靶于41弓(量地弓,五尺为一弓)之地,令汉军鸟枪兵演习射击。康熙十二年(1673)定,每旗设一营,操练火器;每佐领增设鸟枪

  • 东瓯

    古代东南越族一支。亦称瓯越。主要分布在今浙江南部的瓯江流域一带。其来源主要有越国后裔说和土著说二种。以农业生产为主,擅长造船航海,有断发文身之俗。其名早见于周世,秦并天下后,其首领被废为君长,以其地为

  • 拓跋浑

    ?—487北魏宗室。鲜卑拓跋氏。道武帝※拓跋珪孙,阳平王※拓跋熙次子。始光四年(427),其叔广平王连卒,无子嗣。从兄弟太武帝焘封其为南平王,以继连后,并加平西将军。善骑射,深受焘赏识,常引侍左右。后

  • 尔比尔吉

    彝语音译。意为“谚语”。彝族人民在千百年中,总结生产和生活实践经验,得出一些公认的道理,成为社会舆论所依据的准则。内容以自然界的万物及人类自身,比喻社会生活中的各种事理。如在凉山彝族奴隶社会中,它形成

  • 马而庸

    布朗语音译。意为“村社公有地”。村社土地分为两部分,大部分每年定期分配给各户使用,其余部分属村社公有地,由村寨头人管理。

  • 拨绰

    蒙古国宗王。又译不者克。孛儿只斤氏。※成吉思汗孙,※拖雷子。骁勇善骑射。元太宗七年(1235),随拔都西征。九年,与蒙哥率军2万、船2百艘,大败钦察、阿速,擒杀钦察首领八赤蛮、阿速首领合赤儿·兀古列。

  • 段隆

    元代云南大理第六代总管。亦称信苴隆。白族。大理人。※段正子(一作※段庆子)。元仁宗延祐四年(1317),继任大理总管。在职期间,元廷诏准土官无子嗣者,按当地风俗,以妻代管;梁王抵洱海,立保和奴子,号品

  • 脱库孜吾吉拉千佛洞

    又称三仙洞。位于今新疆阿图什县卡克玛克河岩半山腰间。有洞窟3个,洞口呈长方形。中间一窟洞口高约2米,宽约1.5米,东西二窟洞口稍小。20世纪初遭到伯希和等人的严重破坏,洞壁上至今还留有伯希和等人盗窃破

  • 兴隆笙

    元代蒙古宫廷乐器。亦作兴龙笙。犹今之风琴。《元史·礼乐志》及陶宗仪《南村辍耕录》等均有记载。元世祖中统年间(1260—1264),西域回回进献一笙,但有声无律。后由元廷玉宸乐院判官郑秀“考音律,分定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