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古典>历史百科>民族起源>泼水节

泼水节

傣语称“京比迈”。中国云南傣族以及布朗、德昂、阿昌等族的传统节日。是傣历新年送旧迎新的日子。一说源于印度,后随小乘佛教传播传入中国傣族等地区。流传地区很广,东南亚一带许多民族亦有之。元旦的具体日期在傣历六月六日至七月六日之间推移。节期三或四天,第一天称“腕多桑利”,为除夕;中间一天或两天叫“腕脑”,意为“空日”,为两个年之间的过渡日子;最末一天谓“腕叭腕玛”,意为“日子之王到来之日”,为新年元旦。节日期间举行俗佛、堆沙(象征敬佛塔)、泼水、丢包、赛龙舟、放高升、烟火、孔明灯、唱歌跳舞等活动,表示庆祝。因节日以泼水为主要特点,故称“泼水节”。泼水的来历,有许多优美动人的传说,流传最广的一则是:很早以前,一个恶魔,自恃魔力高强,胡作非为,霸占了7个良家妇女为妻。第7个妻子,为了与民除害,乘恶魔酒酣之际,将其杀死,可是魔王的头滚到哪里,火焰就烧到哪里,这位勇敢的妇女便把魔王的头抱起来,让火自焚,以免贻害于人。其余6个妇女亦轮流去抱魔头。人们见此情景,为免于她们受害,即勇往前去向她们泼水,扑去火焰。此后为纪念七妇女英勇献身的行为,便以泼水为传统节日。

猜你喜欢

  • 钟颖

    清末大臣。字彭明。满洲镶黄旗人。乌雅氏。宣统元年(1909),以四川知府及川军协统身份率川军进藏,以平息因赵尔丰被任命为驻藏大臣而引起的西藏上层的不满。六月由川入藏,于江达战败阻挡之藏军,直驱拉萨。三

  • 盛京将军

    亦称“奉天将军”,全称“镇守奉天等处将军”。清代奉天地区军事和行政的最高长官。武职从一品。顺治元年(1644)八月,世祖福临拟迁都北京时,命内大臣何洛会统辖八旗满洲、蒙古、汉军800兵留守盛京(今辽宁

  • 田玄

    约1590—1646明代湖广容美司土官。又名田元,字太初,号墨颠。土家族。容美(今湖北鹤峰县)宣抚使※田楚产长子。承袭容美宣抚使职。崇祯十二年(1639),应征派副长官陈一圣等率所部土兵7千,自捐行粮

  • 哈尼端午节

    哈尼族传统节日之一。历史可以追溯至明代。据记载,明永乐十一年(1413),教化长官司土官龙者宁入贡京师,瞻仰京城先进文化盛况,并出席明成祖亲临的端午盛节。龙者宁返故里后,每年便在六诏山哈尼区如期举行,

  • 喔扒时

    傈僳语音译,意为“熊氏族”。旧时云南怒江地区傈僳族氏族图腾名称之一。即以熊为氏族图腾,将熊作为崇拜对象,忌猎熊。传说远古时有一姑娘上山打柴,遇一大公熊。被吓昏倒于地,待她苏醒后,公熊已变成一英俊青年,

  • 巴达

    拉祜语音译,意为“丢伴”。解放前云南耿马县福荣地区拉祜族对离婚的称谓。在当地离婚比较自由,但必须举行一次简单仪式方得社会公认。仪式由村寨头人和本家族长主持,提出离婚的家庭通常只需用鸡煮一锅稀饭,另备一

  • 乌护

    即“乌纥”(328页)。

  • 吉木萨

    即“济木萨”(1738页)。

  • 九姓回鹘爱登里啰汨没密施合毗伽可汗圣文神武碑

    见“九姓回鹘可汗碑”(37页)。

  • 兀牙惕

    中国古代北方部落名。札剌儿部分支之一。伊儿汗国大臣阿鲁黑、不花即出自该部。参见“札剌儿”(4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