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古典>历史百科>民族起源>段宗榜

段宗榜

唐代南诏大臣。亦作段琮榜、段宗榜。《僰古通纪浅述》又称之为金缙。白族。太和(今云南大理)人,一说为汤(亦作汤池,在今云南宜良)人。系※段俭魏(段忠国)孙字辈。世为南诏大将。丰佑(823—859年在位)时,初为大军将(南诏高级将领)。唐武宗会昌四年(南诏丰佑天启五年,844),改任清平官兼备国史。唐宣宗大中十二年(858),因缅国(骠国)遭狮子国进攻,求救于南诏,遂奉王命率南诏军救缅。王亦有意使其分权臣王嵯巅之兵权。临行,恐王嵯巅乘丰佑年老王储世隆年幼之机篡国,向丰佑请得专生杀之权。出征途中,因王嵯巅子违期,杀之。入缅得胜,获狮子国旗帜、金鼓、兵杖等。缅王酬以金佛(一作佛舍利)。次年,丰佑卒,世隆继位,由王嵯巅摄政,益专朝政。遂由缅旋师途中设计,特致书王嵯巅,请率国人出迎金佛,趁其拜佛时杀之。功成身退归故里。卒后被白族尊为本主。其四世孙段思平建大理国。

猜你喜欢

  • 阜昌

    金初所立傀儡政权齐国皇帝刘豫年号。1130—1137,凡8年。

  • 南诏幽王

    见“劝龙晟”(398页)。

  • 龙凭藤峡纪略

    书名。广西土司志及大藤峡瑶民起义史书。2卷。明田汝成(约1503年生,字叔禾,浙江钱塘,今杭州人,汉族)撰。此书字为※《龙凭纪略》与※《藤峡纪闻》二书的合订本。有《宁攘全编》本。

  • 纳汝

    部分纳西族的自称。“纳”意为“大”、“黑”;“汝”意为“人”或“族”。他称“摩梭”。主要分布在四川木里藏族自治县和盐边、盐源等县。详见纳西族(1269页)。

  • 磕长头

    信仰藏传佛教各民族的活动之一。虔信喇嘛教(藏传佛教)之善男信女,为表示对佛的诚敬之心,每天早晚要对当地“神山”、或心意中的圣地磕长头各一次,每次各磕100个,称“日课”。其式:双手合十,当顶、当面、当

  • 佤族

    中国少数民族之一。共有351974人(1990),分布在云南省西盟、沧源、孟连、耿马、澜沧、双江、镇康、永德等县。还有一小部分散居在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和腾冲、昌宁、景东等县。西盟、沧源为佤族主要聚居区

  • 克缺饭

    新疆柯尔克孜族传统食品之一。柯尔克孜语,意为用原粮做成的饭。制法:先将小麦、豌豆、黄豆、大豆等各种粮食用猛火煮熟,再放进羊肉、葫萝卜、奶油、奶皮,用文火煮成粥,与汉族做腊八粥办法相近。各家不分贫富于“

  • 布老

    ①布依语音译。又称“寨老”。布依族旧时村寨头人。流行于贵州部分地区。在自然村寨中,共同推举寨中德高望重的老人来担任。职责为:维护和行使乡规民约,调解民事纠纷,与邻寨共同商讨某些御外事件等。 ②参见“都

  • 台登城

    古城镇。唐《蛮书·卷七·云南界内途程第一》:“台登城,……泸水从北来,至曲罗萦回三曲。每曲中间皆有磨些部落。”城为今冕宁县之泸沽镇。在盐源之东雅砻江“萦回三曲”内,唐时有磨些(纳西族先民)部落分布。

  • 石盏合喜

    即“赤盏合喜”(101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