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古典>历史百科>民族起源>柳条边

柳条边

清代东北封禁地区界线。俗称柳条边、条子边、柳墙等。满族贵族夺得全国政权后,把盛京、吉林辖境部分地区视为“祖宗肇兴”之地。为保护“龙兴重地”,以固“根本”,严禁关内汉族等居民进入打猎、耕垦、采挖人参。同时,“以界蒙古”,防其肆行牧放,故插柳条结边为界。柳条边以土堆至宽、高各约3—4尺为堤,堤上每隔5尺插柳条3株,各株之间再以绳连结横条柳枝,即“插柳结绳”。土堤之外,挖口宽8尺,深8尺,底宽5尺边壕,以防行人越过。在交通冲要设边门21座(后减为20座),每门设防御1员,笔帖式1员,俗称“文武二章京”,下属满汉兵丁数十名,专司边门启闭,“盘诘往来行人”。走向大体沿明边墙。有“老边”和“新边”之分。“老边”又称“盛京边墙”,西南起自山海关,沿旧边墙西至法库境,由六家村北至西三台子,折东北过贾家屯古城堡,东行经北大、小李家窝铺、田家窝铺,达马千屯边门,又东行30余里,经开原城北诸屯至威远堡边门,东行过毛家窝铺、潘家屯、安静沟等屯之北,经十里河、八道冈子村北,达湾子沟出开原境,经抚顺东北,向南经凤凰城(今辽宁省凤城县),直达东南至于海。此段建于顺治年间(1644—1661),全长1900余里。“新边”南起辽宁省开原县威远堡,北达吉林市北法特东亮子山。建于康熙年间(1662—1722),全长690余里。其中“老边”在辽河流域,归盛京将军管辖;“新边”在今吉林省境,归宁古塔将军管辖。道光二十年(1840)后,东北边防弛禁,渐为陈迹。

猜你喜欢

  • 阿巴特

    清代新疆地名。见《嘉庆重修大清一统志》等书。《新疆识略》作阿尔巴特。《新疆图志》作阿尔巴。清朝曾在此设台站(驿站)。即今新疆库车县东二八台,又称卡什阿巴德。

  • 蒙文指要

    书名。清蒙古学者赛尚阿编纂。共四册。道光二十八年(1848)刻印。第一、二册,为满蒙汉对译词典,称“蒙文晰义”;第三册称“蒙文法程”,即语法正字法;第四册包括“更定便览讹字”、“续编讹字”、“便览遗字

  • 图斯哈林宝得

    蒙古僧俗封建主向属下牧民临时摊派征收的一种赋税。“图斯哈林”蒙古语音译,意为“摊派”,“宝得”意为“大牲畜”。一般按宝得的额定数征收,由封建主根据其需要确定,不固定时间和次数,按户摊派、索取。这种摊派

  • 南园漫录

    杂史。明张志淳(自号南园野人,江宁即今江苏南京人,祖籍云南保山)撰。约成书于嘉靖五年(1526)。内容颇广,记载和考证滇事的有30余条,多可取,言边事更详实。如卷2“麓夷”条,卷7“夷种贵”条,“猛密

  • 察尔察图河卫

    见“察札秃河卫”(2475页)。

  • 莽噶里克

    ?—1757清代新疆吐鲁番维吾尔族封建主。祖玛尔占楚克,父图默尔库济,世为吐鲁番总管。父死,嗣位,称达尔汉伯克。乾隆二十年(1755),清军征伊犁,献户籍400余迎降,以功受赏赐。旋率兵150名欲投定

  • 阔阔带

    ?—1262元朝将领。又译阔阔歹。蒙古兀良哈氏。时而与氏合称兀里羊哈台阔阔带。都元帅兀良合台次子(一说作西征主帅速不台次子,兀良合台弟)。袭职,为都元帅。世祖中统三年(1262),与宗王合必赤讨平李璮

  • 阿宝

    ?—1739卫拉特蒙古和硕特部台吉。博尔济吉特氏。清多罗贝勒※和啰理第三子。康熙四十三年(1704),娶和硕格格,封和硕额驸,赐第京师。四十八年(1709),袭父爵。五十四年(1715),以准噶尔部策

  • 者样军民长官司

    元明傣族土司名。据《元史·文宗本纪》,元至顺二年(1331),与孟并、孟广两军民长官司同时置。《明史·地理志》卷46:“孟密宣抚司,北有孟乃、猛哈,东北有孟广等部”。据此,其地应在孟密(治今缅甸掸邦西

  • 李元谅

    ?—805唐朝官员。原籍安息(今伊朗东北部与苏前联交界一带)。本姓安。幼时为宦官骆奉先抚养,改姓名为骆元光。及长,从军备宿卫,积劳至镇国军副使。建中四年(783),德宗以兵变出奔奉天(今陕西乾县),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