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古典>历史百科>民族起源>松外诸蛮

松外诸蛮

西南古族群名。包括松外蛮、河蛮等部。“松外”为古城名(在今四川盐源县南)。泛指唐初居于今盐源以南至云南洱海地区的少数民族,其成分主要为白蛮和乌蛮。据《通典》、《新唐书》等书引录《西洱河风土记》云:该族群有数十百部落,大者500—600户,小者200—300户,无大君长。有数十姓,各据山川,不相役属。有城郭、文字,颇知阴阳历数。地产稻、麦、粟、豆、桃、李等,以十二月为岁首,各部酋长以习惯法治理属众。唐太宗贞观二十二年(648),唐将梁建方发蜀12州兵进讨松外蛮,降其70余部,署首领蒙和为县令。复进兵西洱河,招降河蛮。

猜你喜欢

  • 攸乐

    见“基诺族”(2027页)。

  • 它卜囊

    即“塔布囊”(2157页)。

  • 奉宸司

    契丹官署名。《辽史·百官志》称:“奉宸司,掌供奉宸御之事。”内设奉宸之职,属※北面御帐官。※耶律适禄原为宿直官,乾统(1101—1110)中,从征※阻卜有功,加奉宸。

  • 狄道

    古地名。位于今甘肃临洮县境。春秋时为狄戎所居。战国时,秦献公灭狄戎,设官管理。昭王时设陇西郡,辖其地。汉因之,为陇西郡治所。晋改为武始县。

  • 天盛二十二年卖地契

    西夏文契约。1页19行,页面48.5×22厘米。行款与汉文契约相近。正文11行。记西夏天盛庚寅二十二年(1170)党项族寡妇耶和氏宝导卖地22亩,值骆驼四匹。旁人不得过问,本人不能反悔,若反悔当依法受

  • 达赖喇嘛一世

    见“根敦朱巴”(1812页)。

  • 万仞关

    参见“八关”(22页)。

  • 五部翕侯

    汉代大夏国官名。又写作“五部翖侯”。时大夏国国事由五翕侯分管,国王统领,故称。五侯即:休密翕侯、双靡翕侯、贵霜翕侯、肸顿翕侯、高附翕侯。分别治和墨城、双靡城、护澡城、薄茅城和高附城(今阿富汗首都喀布尔

  • 相会调

    纳西族独具民族特色的大曲调。以《鱼水相会》和《蜂花相会》最为著名。采用象征和以物拟人的表现手法,以鱼和蜜蜂象征男青年,以水和花代表女青年,把爱情作为主线,讴歌纳西青年男女为争取自由幸福和反抗封建压迫的

  • 阿布杜热依木·尼扎里

    1781—1848清代新疆维吾尔族诗人。一译阿不都热依木·那札尔。喀什噶尔(今喀什)人。出身于手工业者家庭。童年就学于艾提卡麦德力斯,精通波斯语和阿拉伯语。自道光十年(1830)起,一直任喀什噶尔阿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