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古典>历史百科>民族起源>杨岐珍

杨岐珍

1836—1903

清末将领。字西园。安徽淮南(今寿县)人。回族。道光二十九年(1849),随父佐理寿州团练,因御苗春霖有功,授都司。后随父募勇投清营李鸿章部征捻军,转战湖北、河南、江苏、安徽等省。光绪十年(1884)移驻镇海(今浙江镇海县),次年正月,反击法国侵略军舰队的进犯,御敌于抬宝山,躬胄石矢,伤敌舰2艘。十月补江南狼山镇总兵。光绪十三年(1887),迁浙江定海镇总兵;十八年(1892),升福建水师提督。二十年(1894),中日甲午战起,七月率师渡台湾,力筹防务,未几清廷与日本议和,次年五月回任。二十九年(1903),病辞回省,以病卒。

猜你喜欢

  • 毋母主

    见“仁美”(315页)。

  • 载湉

    1872—1908清朝皇帝。1875—1908年在位,年号光绪。满族,爱新觉罗氏。道光帝※旻宁孙,醇亲王奕譞次子。同治十三年十二月(1875年1月)同治帝死,无嗣,遂入继称帝,时年4岁,由慈禧太后训政

  • 克特缅之战

    新疆伊犁人民抗击沙俄侵略的一次战役。清同治十年(1871)三月二十六日(5月15日),沙俄扩张主义分子借口追击哈萨克阿勒班部首领塔扎别克,自穆扎尔特达坂,经恰尔科特苏河谷,径趋伊犁西部克特缅村,谋据为

  • 骆王

    骆越人首领。参见“骆越”(1782页)。

  • 以火除灾

    古代蒙古社会习俗之一。蒙古人素敬火,认为火能净化万物、祓除不祥。当使者或藩王觐见时,其本人及所携礼物必须在两堆火之间通过;凡贡品及宫廷所用之物,必经巫师以火净化;人死后,死者生前所用物品以及其亲属,均

  • 李国

    ?—310成汉大臣。父李含初为六郡人部曲督,娶巴人首领李慕女、李特妹为妻,西晋永宁元年(301),李特承制后,封为西夷校尉。后成为表弟李雄心腹,委以军国大事。建兴元年(304),雄称成都王后,以材官为

  • 玉努斯江

    约1826—1905浩罕汗国军官。全名穆罕默德·玉努斯江。乌兹别克族。原为中亚浩罕汗国艾米尔(军队首领)茂拉艾力木库勒亲信。清同治三年(1864)春,受命潜入喀什噶尔(今喀什)收集情报。是年冬,与茂拉

  • 希滩河卫

    明代在东北女真地区所置卫之一。永乐六年(1408)二月,女真野人首领贾令哈、火秃等56人来朝,以其居地置卫,与弗朵秃河等56卫同时设立。《满洲源流考》改作喜塔尔河卫,并说清代有喜塔尔河,在宁古塔(治今

  • 赞普

    吐蕃君主称号。亦作赞府、篯逋。《新唐书·吐蕃传》:“其俗谓强雄曰赞,丈夫曰普,故号君长曰赞普。”藏史称“赞普”为“btsan po”、“btsadpo”,汉译作“天子”。一说6世纪时,囊日松赞(吐蕃王

  • 斜卯

    金代女真族姓氏之一。亦误作斜卵。来源于部名。散居曷懒甸(指今海兰江至朝鲜咸镜北道一带地)、木里门甸、徒门水(今图们江)、术吉水(约在今牡丹江东之老爷岭附近;一说为松花江下源之支流,在郭尔罗斯前旗东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