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俊
东晋时前仇池国君主。略阳清水(今甘肃清水县西北)氐人。※杨国从父。东晋永和十二年(356),杀堂侄杨国自立。遣使附东晋。升平三年(359),受晋封为平西将军、平羌校尉、仇池公。次年,卒,子世立。
东晋时前仇池国君主。略阳清水(今甘肃清水县西北)氐人。※杨国从父。东晋永和十二年(356),杀堂侄杨国自立。遣使附东晋。升平三年(359),受晋封为平西将军、平羌校尉、仇池公。次年,卒,子世立。
渤海国宗王。末王※大諲譔(906—926年在位)时,官礼部卿。后唐同光三年(高丽国太祖天授八年,925)九月,与司政大元钧等率渤海民百户亡命高丽。次年一月,渤海国亡(一说在国亡后始投高丽)。
汉王朝颁赐西域羌族首领之官印。1959年出土于新疆新和县于什格提古城。汉朝对羌族归附的许多部落首领多封官授爵,有王、侯、君、长等。同时颁发印绶,有铜质、银质、金质等。此为其中之一。铜质篆刻阴文,卧羊纽
见“粆离尀”(1944页)。
东汉碑刻。永元三年(91)立。高1.48米,宽70厘米,上阴刻隶书五行。内容记述是年司马任尚等将兵败北匈奴于金微山(今阿勒泰山)事。是研究汉匈关系的重要历史文物。碑现存新疆巴里坤哈萨克自治县。
古地名。北宋熙宁七年(1074)置,治所在今四川綦江县南东溪附近。南宋嘉熙三年(1239),移治隆化县(今四川南川县)。元至元二十二年(1285)废。宋代※渝州蛮或南平僚居此。
即“由屯”(564页)。
见“于越”(58页)。
1191—1259蒙古国将领。一作昔里甘卜。唐兀人。本名李益立山。河西沙州(今甘肃敦煌)人。答儿沙之子,初仕西夏,元太祖二十一年(1226),率部降蒙古,次年,受成吉思汗命与忽都铁穆儿招谕沙州,以救首
建国初期广西思恩县(今环江毛南族自治县)毛南族和壮族人民痛歼国民党残敌的战斗。1949年11月,中国人民解放军解放广西省城桂林,驻守广西的国民党残部大多窜往山区,企图负隅顽抗。伪县长也率所部由县城逃往
西夏汉文钱币名。铸于夏崇宗大德年间(1135—1139)。铜质,有大、小品,传世有“元宝”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