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古典>历史百科>民族起源>李四光

李四光

1889—1971

中国著名地质学家。蒙古族。湖北省黄冈县回龙镇下张家湾人。父名卓侯,后改姓李。原名李仲揆,少年赴省城投考学堂,改名李四光。学习成绩优异,15岁破格选派到日本大阪高等工业学校学习。22岁参加官考为工科进士。29岁被英国伯明翰大学授予自然科学硕士学位。30岁任北京大学地质系教授。1927年发表科学专著《中国北部之蜓科》,被伯明翰大学授予自然科学博士学位。积极筹备地质学会,1922年1月27日,中国地质学会成立,被推选为副理事长,第二届和第三届连任理事长。1922年5月发表《中国第四纪冰川作用的证据》。1928年1月创立中央研究院地质研究所。新中国成立后,于1958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历任中国共产党第九届中央委员会委员,全国政协第一届常务委员,第二、三、四届副主席,地质部部长,中国科学院古生物研究所所长,中国科学院副院长,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主席等职。毕生致力于古生物学、冰川学、地质力学的研究和教学。提出了地球自转速度变化的主要原因是地球内部重力作用的理论。经几十年的研究和探索,创立了一门新的地质力学,用地质力学观察地壳运动现象及起源,探索并解决地壳问题。并借以找出矿产分布的规律,根据中国东部地质构造特点,提出东北、华北平原石油储量丰富的科学预见。根据他的理论,相继发现大庆、胜利、大港等油田。主要著作有《地球表面形象变迁的主因》、《中国地质学》、《冰期之庐山》、《地质力学概论》、《地震地质》、《新华夏海的起源》等,被称为地质力学之父。

猜你喜欢

  • 楼日

    彝语音译。民主改革前四川凉山昭觉滥坝等地区彝族奴隶社会中所用的土地面积单位之一。每楼日土地撒播种子1斗8升5合至3斗。租种一楼日的土地,交纳地赋1斗5升。

  • 和朔奴

    辽代将领。又作奚和朔奴、奚王和朔奴。字筹宁。奚可汗后裔。辽景宗保宁(969—979)年间,为奚六部长。乾亨四年(982)九月,迁南面行军副部署。圣宗统和四年(986),率军南下抵御宋太宗北伐,在燕南大

  • 欧拉部落

    藏族部落名。在甘肃玛曲县境内黄河之南,东接乔考部落,东北临佐盖尼玛部落,西北抵青海省果洛。清乾隆四十二年(1777)仅有7至8户,后因人口渐增,分为苏乎钦、苏乎娘两部落。清末民初从青海同仁县、黄河南蒙

  • 姑要啰

    见“内宿司”(307页)。

  • 元宝炬

    507—551西魏皇帝。535—551年在位。鲜卑元氏(拓跋氏)。孝文帝※元宏孙,京兆王※元愉之子,母汉人杨氏。正始(504—508)初,坐父罪,兄弟皆幽宗正寺。延昌四年(515),宣武帝卒,得昭雪。

  • 木刻子牌

    契丹符契。上圆下方,形如方响。上方另有圆孔,穿绳。牌上刻契丹大字“” (意“急”),左面刻作七刻,取其本国历七世,右面刻作一刻,旁刻契丹字“”。每至女真、鞑靼国取索财物、抽发兵马用此牌

  • 辽阳等处行中书省

    元地方政区名。简称辽阳行中书省、辽阳行省。至元元年(1264),蒙古汗国首置北京行省(治今内蒙古宁城西大名城),镇抚辽东、西地区,旋改置宣慰司,直属中书省。六年(1269)又立东京行省,治东京(今辽阳

  • 乞卜察克

    即“钦察”(1667页)。

  • 叶什别

    藏语音译。旧时四川阿坝藏族地区马尔康及绰斯甲地方土司衙门的小管家。由八、九户“日目约”(上等百姓)轮任,一日一更换,任期自带口粮,无报酬。主要负责向沟寨传达值日大头人派粮、派差的通知,在官寨内看守犯人

  • 建和

    南凉康王秃发利鹿孤年号。400—402年,凡3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