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古典>历史百科>民族起源>木鼓舞

木鼓舞

苗族传统舞蹈之一。源于祭祀祖先时所跳的一种舞蹈。“刳长木空其中,冒皮其端为鼓。使妇人之美者跳而击之。”(《苗防备览》)。有单人、双人舞之分。单人舞时也另由一人击鼓腰打着拍节,一人则边舞边击鼓。鼓之大小不一,置于木架上,击拍者用30公分木棒,舞者用20公分长之鼓槌。也有用拳击鼓者。舞姿有数十种之多。有男女舞姿之分。姿态多取自生活、劳动及动物动作等,如梳头、挖耳、推磨,打铁、鱼跳、鸟飞、猛虎坐堂、狮子滚球等。盛行于湘西地区及黔东北等地。现已成为节日活动重要娱乐节目,并作为苗族传统舞蹈而得到发扬。

猜你喜欢

  • 会稽山

    山名。相传夏禹至茅山大会诸侯始名。在今浙江绍兴附近。于越辖地。春秋末年越为吴所败,越王勾践率残兵5千被困于此。

  • 俺嫂

    元代金齿孟定甸(今云南耿马孟定区)傣族首领。至元二十四年(1287),与孟缠甸官阿受夫、鲁砦官木拜共率民2.5万,请归元朝统治。元初在滇西设金齿安抚司,领6路,孟定诸部未尝统属,至是内属,设孟定路军民

  • 董哀

    即“董合亦惕”(2186页)。

  • 中兴

    ①西燕慕容永年号。386—394年,凡9年。 ②北魏安定王(后废帝)元朗年号。531—532年,凡2年。 ③唐代渤海国成王大华屿年号。794(一说793—794)年,凡数月。 ④唐代南诏孝哀帝舜化贞年

  • 蒲路虎

    即“完颜宗隽”(1156页)。

  • 古尔班阿里玛图

    清代新疆地名。见《西域图志》等书。西蒙古语,意为“有三棵果树之地”。柯尔克孜语称阿里玛图。又称威尔尼。旧为准噶尔库本诺雅特部鄂齐尔乌巴什之昂吉。位于外伊犁阿拉套山脉北麓。原属中国,1854年被沙俄侵占

  • 口利

    蒙古族古代宴客习俗。饮食时主人先尝一口以示无毒。一作“口到”。蒙古族自古就十分好客,乐施善予。萧大亨《夷俗记》载:“有生平不相知识,或贫或馁,不必卑辞哀请,直入其幕而坐之,主人食即以其食剖而分之。以故

  • 基萨

    门巴语音译,意为“公有地”。民主改革前西藏部分门巴族地区存在的村社公有土地。包括以村社为单位共同占有的荒地、山林和绝户遗留下的土地。具有村社公有和领主所有双重特征,是在封建农奴制度下保留的原始村社土地

  • 纳西语音译。含有“奴婢”之意。纳西族封建领主制(土司)地区具有半奴隶、半农奴性质的等级。在云南宁蒗永宁、四川盐源左所等地,约占总户数的29.3%。由家庭奴隶、罪犯、外来人户和※责卡等级下降而来。大部分

  • 噶玛洛部

    藏族古部族名。据藏籍《安多政教史》载:吐蕃王朝赞普赤松德赞时期(742—797),曾攻占唐朝河西陇右广大地区(今青海东部及甘肃南部),并于唐广德元年(763)一度攻陷唐京师长安(今西安)其间,部分吐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