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古典>历史百科>民族起源>木刻子牌

木刻子牌

契丹符契。上圆下方,形如方响。上方另有圆孔,穿绳。牌上刻契丹大字“” (意“急”),左面刻作七刻,取其本国历七世,右面刻作一刻,旁刻契丹字“”。每至女真、鞑靼国取索财物、抽发兵马用此牌信,使者带于腰间左边走马,二国认验后遵办。

猜你喜欢

  • 蒌珂忍

    契丹语,意“龙虎”。辽道宗清宁四年(宋仁宗嘉祐三年,1058),奉使契丹的宋吏王易于《燕北录》中记:“诸番兵以蒌珂忍为号,汉语龙虎二字也。”

  • 温迪痕部

    辽、金时女真诸部族之一。亦称“温迪罕部”。分布于统门水(今图们江)流域。部人皆以部名为姓氏,为女真族的白号之姓,受封于金源郡。在女真推行汉化过程中,多改为汉姓温。

  • 木仲毅

    即“沐仲易”(1123页)。

  • 只勒都

    牲畜或食用兽屠宰后连在一起的头、气管和心肺。蒙古语音译。鄂温克语及达斡尔语亦同此音、意。出自《蒙古秘史》,旁译作“半截腔子”,总译作“头皮带肺子”。蒙古、鄂温克、达斡尔等族古代信仰萨满教,认为这部分是

  • 哈拉沁河

    蒙古语意为“了望者”。位于内蒙古呼和浩特地区。小黑河支流,发源于武川县北黄花窝铺村西南,经呼和浩特郊区,入小黑河,全长58公里。明清时为蒙古土默特部游牧之地。

  • 头下户

    见“投下户”(1058页)、“头下军州”(631页)。

  • 噶曲

    参见“三教理”(50页)。

  • 恩古特

    明代东蒙古部落。又译作恩衮、恩库特、翁科特等。源于金元之际的※“汪古惕”(汪古)。明中期,为蒙古勒津(满官嗔,后称土默特)集团的属部,著名的达延汗之妻满都海哈屯即该部绰罗斯拜特穆尔丞相之女。其后沿革史

  • 宣慰司佥事

    官名。为宣慰使属员,明代设置,秩正五品。参见“宣慰使”(1747页)。

  • 达呼尔

    见“达斡尔族”(73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