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古典>历史百科>民族起源>景东之战

景东之战

明洪武间麓川思氏地方政权首领思伦法(傣族)为扩张封建领地而发动的战争。元末明初,麓川坐大。洪武十五年(1382),明军入云南,于麓川地方置平缅宣慰使司,以其为宣慰使,寻改麓川平缅军民宣慰使司,兼统麓川、平缅两地,势愈盛,兼并孟定、孟养、大侯、孟琏、潞江、干崖、芒市各地,势力东达车里,远及八百媳妇国等地,除车里、元江、景东各有其主外,所有傣族区域几被割据。十八年(1385),率兵10余万攻景东(治今云南景东县)。土官知府俄陶领千夫长他当等2万余人击之,力战不胜,率其民千余户避于大理府之白崖川(弥渡)。都督冯诚率师以战,值天大雾,军败,千户王升战死。景东之战揭开了明朝与麓川间长期战争的序幕。景东失陷,二十一年(1388),思伦法益向东企图侵占元江地区,兵败于摩沙勒。后又举兵发动※“定边战役”。

猜你喜欢

  • 拓跋乞梅

    党项羌拓跋部首领。唐代宗时期(762—779)任静边州都督府属下思乐州刺史。唐欲隔绝党项与吐蕃的联系,采郭子仪议,将党项诸部内迁,其部迁于庆州一带,陇山(六盘山)以东,称东山部。唐永泰元年(765)曾

  • 沟里百户部落

    藏族部落名。在青海省海北都兰县东南部沟里藏族乡。东与兴海县以青根河为界,南接果洛州和玉树州,西邻香日德香加旗,北连日安藏族。为游牧部落。“沟里”藏语音译,意为“驼背人”,因最早部落头人为驼背者,故名。

  • 南院王

    西夏诸王位之一。位在第一。西夏文《官阶封号表》中在师位、中书位、枢密位之上。参见“官阶封号表”(1532页)。

  • 温溪心

    宋代邈川(今青海乐都)吐蕃首领。※温逋奇子。初,与西夏通好,欲借夏人力量报唃厮啰杀父之仇。宋熙宁九年(1076),派人入宋,请求归附,因曾依附夏国,遭拒。元丰六年(1083),唃厮啰政权阿里骨执政,将

  • 乙辛

    ①契丹语,一地方单位名称。为※宫卫制(斡鲁朵)下一※瓦里(由※籍没奴隶组成)名。终辽之世,共置十二宫一府,十二宫皆设有瓦里。乙辛为孝文皇太弟※耶律隆庆※敦睦宫下之一瓦里。此词语亦作人名,《辽史·道宗纪

  • 秦晋

    明初云南澄江府土官。一作秦普。彝族。洪武十五年(1382)归附,总兵官拟充路南州土官。十七年赴京朝觐,授澄江府路南州(治今路南彝族自治县)同知。建文四年(1402)进京朝贺。永乐元年(1403),奉旨

  • 合作寺

    藏传佛教寺院。亦称“黑错寺”。在甘肃甘南藏族自治州合作镇。康熙十二年(1673),由噶丹嘉措弟子甘南甘加人贝谢热却丹,在合作地方首领支持下建成。乾隆十四年(1749),赛赤萨木察第一世坚赞僧格于该寺建

  • 元稹

    779—831中唐诗人、大臣。字微之。鲜卑元氏,河南洛阳人。隋朝兵部尚书※元岩六世孙,唐舒王府长史元宽之子。幼孤贫,母郑氏亲授书传,9岁即工属文。德宗贞元九年(793),举明经科,补较书郎。宪宗元和元

  • 沙玛尔却扎巴

    1453—1542明代藏传佛教噶玛噶举派红帽系四世活佛。又名却扎耶西。藏族。生于金沙江下游哲雪迪。幼年从法王嗄玛巴等噶玛派大德学习佛典。后赴工布拜师求法。继赴多康、西宁、蒙古等地布教,化导霍尔隆巴等人

  • 蜡匝簇长官司

    明代四川土司名。洪武十四年(1381)正月置,秩正七品。治所在今四川松潘西北部。二十七年(1394),明廷更定番国朝仪时,将其列入全国可按例朝贡的三十长官司之一。永乐十二年(1414)十二月,遣使入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