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古典>历史百科>民族起源>拔也古

拔也古

铁勒诸部之一。又作拔野古、拔曳固、拔也固、勃曳固。唐初回纥“外九部”之一。原驻牧于仆骨东,居地千里,有户6万,兵万人,与靺鞨为邻。少农业,以畜牧与射猎为业,产良马与精铁,冬乘木马(雪橇)逐鹿于冰上。语言风习与突厥同。唐贞观三年(629),与仆骨、同罗、奚、霫一起遣使入唐。二十年(646),大俟利发屈利失举部内附。次年,唐以其地置幽陵都督府,拜屈利失为右武卫大将军,兼都督。显庆(656—661)年间,与思结、仆骨、同罗联兵反唐,为唐左武卫大将军郑仁泰所败,首领被杀。后役属于后突厥。开元四年(716),举兵反后突厥,为默啜可汗败于独洛河(今土拉河),后乘默啜恃胜失备,袭杀默啜,以首献唐。六年(718),随军征突厥。天宝(742—756)年间,曾遣使朝唐,后为回纥所并。

猜你喜欢

  • 诺尔布林沁

    ?—1756卫拉特蒙古准噶尔部台吉。绰罗斯氏。※策妄多尔济那木扎勒同高祖兄弟。初游牧额琳哈毕尔噶(今新疆依连哈比尔尕山)。乾隆二十年(1755),从父噶勒藏多尔济附清。是年秋,阿睦尔撒纳举兵反清,偕从

  • 纳西族

    中国少数民族之一。自称“纳西”、“纳”、“纳汝”、“纳日”。他称“摩沙”、“末些”、“么些”等。主要聚居于云南省丽江纳西族自治县,维西、中甸、宁蒗、德钦、永胜、鹤庆、剑川、兰坪等县和四川盐源、盐边、木

  • 开封清真寺

    伊斯兰教著名古寺之一。又名文殊寺,因寺址在开封文殊街,故名。建筑雄伟,门楼巍峨,大殿广阔,七间四进。北廊下有清人郑怀玉等所立寺碑,谓:“河南汴梁城(今开封市)鼓楼迤东北文殊寺街旧有清真寺一座,创自唐,

  • 叱干部

    即“薛干部”(2542页)。

  • 萨穆尔公主

    明代蒙古公主。孛儿只斤氏。※额勒伯克汗女。建文元年(1399),额勒伯克因受其大臣浩海达裕(出身于瓦剌)之怂恿,杀死己弟哈尔古楚克鸿台吉,强占弟媳鄂勒哲依图鸿郭斡妣吉。妣吉为报夫仇,以离间计诱使额勒伯

  • 女娲

    中国神话传说中的人类始祖。传说盛行于战国时期。始见《楚辞·天问》。相传,她搏黄土作人,始有人类。她人面蛇身,一日可70变。与伏羲相婚,繁衍人类。因置婚姻,后祀为皋禖之神。曾为人类炼五色石补天,折鳌足支

  • 喀尔喀车臣汗部左翼前旗

    清外蒙古诸旗之一。牧地当索岳尔济山之北,滨喀尔喀河。东至鄂莫克依布拉克接呼伦贝尔界,西至额里彦山梁接乌珠穆沁左翼右旗界,南至索岳尔济山,北至东彻布尔图接本部中右旗界。康熙二十七年(1688)硕垒汗孙洪

  • 月即别

    ①古族名。今乌兹别克族在元、明时的译称。13世纪初居里海附近。语言属突厥语族,其体质为突厥、蒙古、伊兰三种血统的混合。14世纪上半期钦察汗国(金帐汗国)月即别汗(1313—1341年在位)统治时期,国

  • 南山部

    党项羌部落名称。唐初,吐蕃兴起后,原居今青海省东南部黄河河曲和四川松潘以西山谷地带的党项羌,受其威迫,在唐政府协助下向西北地区迁徙,迁居在陕北横山一带的党项羌部,因横山一称南山,故名。

  • 纳赶

    布依语音译,意为“把事田”。旧时布依族部分地区残存的领主经济土地制度。流行于黔南罗甸、望谟、贞丰等地。为※亭目分给属下土职人员如师爷、总内把事、老总头、把事的职份田。以其田所产作为亭目支付给他们的薪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