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古典>历史百科>民族起源>成吉思汗

成吉思汗

1162—1227

蒙古国创建者、军事家和政治家。名铁木真,又译帖木真、特穆津、忒没真。乞颜·孛儿只斤氏。贵族首领※也速该长子。出生时正值其父战胜塔塔儿部,俘获对方首领铁木真兀格,遂取是名,以志武功。幼年屡遭磨难:父死,部众离散;为泰赤乌部所俘,受监禁;遭蔑儿乞人袭击,妻子被掳,在生死搏斗中磨炼了意志。12世纪末期,蒙古社会战乱连绵,“天下扰攘,互相攻劫,人不安生。”(《元朝秘史》254节)民众渴望统一和安宁,“深沉有大略”(《元史》卷1)的铁木真顺应社会发展趋势,致力于统一事业。初借助克烈部王罕、札只剌部札木合援助,战胜蔑儿乞部,树立声威。宋淳熙十六年(1189),被推举为汗,建乞颜氏联盟,着手建立管理制度。在※“十三翼之战”中,虽为札只剌等13部所败,因善于笼络部众,被称为“有人君之度者”(《元史》卷1),各部纷纷归附,势盛。庆元二年(1196),联合王罕,配合金军大败塔塔儿部于浯勒札河(今蒙古乌勒吉河),被金封为“札兀惕忽里”(部族官)。继灭主儿乞部,俘杀与己抗衡的撒察、泰出。六年,结王罕在斡难河(今鄂嫩河)大败夙敌泰赤乌部,巩固了在尼伦诸部内的统治。又败哈答斤、散只兀等10余部联军于捕鱼儿海子(今贝尔湖)。次年,败“古儿汗”札木合所统诸部于海刺儿河(今海拉尔河)。嘉泰二年(1202),灭察罕塔塔儿和按赤塔塔儿部,控制东起哈剌温山(今兴安岭)西至斡难河的广大地区。同年秋,击败乃蛮部杯禄汗及蔑儿乞、斡亦剌等部于阔亦田(今哈拉哈河上源处)。三年,击溃克烈部。四年,征服乃蛮部,擒杀太阳汗,统一蒙古各部,终止了连年不断的战争,为蒙古民族的形成创造了条件。开禧二年(1206),在斡难河即蒙古国大汗位,号“成吉思汗”。建立军政合一的※千户制,把蒙古部众划分为95千户,分封给勋臣88人。整顿怯薛(护卫军),使之制度化,并扩充至万人,成为专设的常备军。健全法制,设“札鲁花赤”(断事官)掌政刑,立“扎撒”(法令)。建赋税制度,由千户、百户层层管理。开始用畏兀儿字记蒙古语,使蒙古有了文字萌芽。即位后,展开大规模的军事活动。太祖二年(1207)、四年,连攻西夏,进围夏都中兴府(今银川),迫夏主纳女求和。六年至十年,两次攻金,占领中都(今北京),破城邑862处,使黄河以北蒙遭破坏。十三年,派大将哲别灭西辽。次年,以花剌子模杀害蒙古商队和使臣为由,率军20万西征,灭花剌子模,攻占中亚许多地区,越太和岭(今高加索山)进入南俄草原,击败阿兰、钦察部。十八年,在窝勒迦河(今伏尔加河)败斡罗思和钦察联军。西征后,将所征服地区分封给诸子,后发展为钦察、察合台、窝阔台汗国。二十一年,以西夏拒遣质子和出兵随征,再攻西夏,破甘、肃等州,占灵州,进围夏都。次年,留兵攻夏,自率军攻金。七月,卒于军。元世祖至元三年(1266),追谥圣武皇帝。武宗至大二年(1309),加谥法天启运圣武皇帝。庙号太祖。

猜你喜欢

  • 准噶尔炮

    准噶尔兵器。初以铁为腔,中施硝磺铅弹。或高二三尺,圆径三寸,架于骆驼背上施放;或高二三尺,圆径五六寸,置于木架上施放。后改用铜料制作。相传其造炮技术的进步,与被俘的瑞典军官雷纳特有关。他曾为策妄阿拉布

  • 好屯河卫

    明代在东北女真地区所置卫之一。永乐七年(1409)三月,葛林河等处女真野人首领秃里木等112人来朝,于其地置卫,与葛林等10卫同时建立。《藏洲源流考》改作赫图河卫,并说清代赫图河在宁古塔(今黑龙江省宁

  • 宇文神举

    532—579北周大臣。其先为匈奴苗裔,后称鲜卑宇文氏。宇文泰族子。高祖普陵(一作晋陵)、曾祖求男、祖金殿、父显和,皆世代仕魏并显达。神举幼孤,及长,仪貌魁梧,志略英赡。宇文毓(557—560年在位)

  • 绰罗斯南右翼头旗

    清代外札萨克旗之一。俗称小什克贝勒旗。雍正元年(1723),准噶尔部多罗贝勒色布腾札勒拒附罗卜藏丹津叛,并以其谋告清,以功晋封多罗郡王。三年(1725),授札萨克,建旗。下设4佐领。归西宁办事大臣管辖

  • 木瓦

    撒拉语称萨力,意为“独木舟”。旧时撒拉族原始渡河工具。流行于青海、甘肃黄河上游地区。系由整根粗大圆木凿槽而成,长约3米,宽仅容人,每次可载3—5人。渡河时,将其推入水中,人坐(或蹲)中间,两手紧抓船沿

  • 苴蒙阁劝

    即“寻阁劝”(932页)。

  • 宜穆图

    ?—1654清朝武官。蒙古正蓝旗人。博尔克氏。世居敖汉地方。初任牛录章京。崇德三年(1638),随贝勒杜度征明,至山东,与梅勒章京明安达礼败敌马步军于三河。顺治元年(1644),与固山额真宜拜等入山海

  • 查慕素

    清朝武官。蒙古镶黄旗人。查拉礼氏。世居乌拉特地方。康熙十九年(1680),属护军校随征南大将军赖塔征吴世璠,由广西进云南,破黄草坝,直抵云南城下。又随都统希佛等追敌将军马宝、巴养元等至乌木山,俱有功。

  • 九子屯土守备

    清代杂谷(理番)厅所属土屯长官。九子屯地在今阿坝州理县薛城乡。乾隆十七年(1752),杂谷宣慰使苍旺不法,被诛,其地改流,北部置里,南部设五土屯,九子屯为其一。设土守备、千总、把总、外委各1,后又增设

  • 窝阔台汗国

    蒙古四大汗国之一。为※窝阔台后王※海都(窝阔台第五子合失之子)所建。原为成吉思汗第三子窝阔台封地。元太祖二十年(1225),成吉思汗划分诸子封地,窝阔台领有今额尔齐斯河上游和巴尔喀什湖以东地区。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