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古典>历史百科>民族起源>思禄法

思禄法

明代云南麓川傣族首领。又作思禄、思陆、思陆发。※思机法幼子(一作思任法子)。正统十四年(1449),明兵部尚书王骥等第三次征麓川,随父拒守金沙江,与官军战于鬼哭山及芒崖山等地,死伤惨重,父退走缅甸,遂被麓川部众拥立为主,据孟养,聚集部众,拟再建政权。时王骥军亦疲惫不堪,粮饷不济,死亡枕藉,急欲引还,乃与其缔约,任命其为孟养土目,承认对孟养的统治,并立石金沙江为界,上刻:“石烂江枯,尔乃得渡”。

猜你喜欢

  • 白古通记

    白族古代史书。亦作《僰古通记》、《僰古通纪》,简称《白古通》,《僰古通》、《白古记》。作者、卷数不详。约成书于宋代大理国时期。以白文著述。主要记载唐、宋时期有关南诏、大理国的神话传说故事,白族的起源和

  • 图瞻

    清朝武官。蒙古镶蓝旗人。初居巴育特地方。后金建国初,率子弟族人归附,努尔哈赤以贝勒女妻之。以其所统人丁分编一牛录,令其管辖。未几,管梅勒章京事。崇德七年(1642),从征明,围锦州,率本固山兵败松山援

  • 岭北行省

    即“岭北等处行中书省”(1396页)。

  • 豆卢绩

    546—590北周、隋朝大臣。字定东。昌黎徒何(即徒河,今辽宁锦州市)人。原鲜卑慕容氏。后改姓豆卢。魏柔玄镇大将豆卢苌孙,司会中大夫豆卢永恩子,楚国公豆卢宁嗣子。少受业国子学。略涉文艺。西魏大统十二年

  • 仑头

    见“轮台”(1377页)。

  • 賨人

    古族名。巴人的一支,或称※板楯蛮。秦时称“賨夷”。每人纳赋钱40谓之“賨钱”,以布代钱纳赋谓之“賨布”。其人称“赋”,为“賨”,因此得名。亦作“賨民”、“白虎复夷”。以宕渠(今四川渠县东北)为中心建国

  • 贱民

    吐蕃社会中奴隶阶级的等级之一。统称“庸部”。这类奴隶专为非奴隶阶级的属民服务。包括“更”(奴隶)、“扬更”(奴下奴)及“宁更”(奴下奴之奴)。这类奴隶在吐蕃奴隶社会中占有很大比例。

  • 卡尔梅克

    卫拉特蒙古别名。又译卡尔玛克、卡耳梅克、喀耳木克等。其含意众说纷纭,一说词根是蒙古语palim,原意指遗留在皮子上的脂肪或脂肪炼油后剩下之油渣,引申为遗留下来的人们。在中亚突厥语族历史文献及俄文档案等

  • 恽珠

    ?—1833清代满族女学者。字星联,别字珍浦。阳湖(今江苏常州)人。知府廷璐妻。道光时江南河道总督※麟庆母,以子贵封一品夫人。著有《兰闺宝录》6卷、《红香馆诗词集》、辑有《恽逊庵先生遗集》、《国朝闺秀

  • 马衣

    披扎在马身上的毡衣。蒙古人为装饰和保护马匹,给马披扎之衣。元朝蒙古皇帝举行质孙宴等庆典时,常将名马盛饰列队驰入,以示隆重,后逐渐演列成用毡做成马衣,披扎在马身上,可以防雨防潮,借以保护马匹。清代制“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