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古典>历史百科>民族起源>怀宁马氏宗谱

怀宁马氏宗谱

回族族谱名。明成化二年(1466)由马依泽氏之二十代裔孙、骠骑将军马义奉旨修撰。四年(1468)完成。后经多次续修,最后一次为光绪二年(1876)。凡15卷,卷首1卷。记马氏回族始祖马依泽于宋建隆二年(961),从西域鲁穆国(今小亚细亚境内)入住中国,到清光绪年间之传承及迁徙安徽怀宁(今属安庆市)的历史。其中记马依泽将阿拉伯历法引进,宋朝太祖赐名《应天历》一事,纠正过去伊斯兰历法乃元时传入之误。为迄今发现时间最久、谱系最完整的回族家谱。谱中其始祖汉名上有阿拉伯文名,较为独特。此谱大部毁佚。美国哥伦比亚大学东亚图书馆藏有木刻本。

猜你喜欢

  • 朝克图台吉

    1580—1637明末蒙古外喀尔喀领主和诗人。亦称却图汗、图蒙肯朝克图鸿台吉、楚琥尔朝克图、青海楚琥尔汗等。孛儿只斤氏。※达延汗子※格哷森扎曾孙。初信仰藏传佛教格鲁派(黄教),受佛戒,并在外喀尔喀提倡

  • 守岐公牍汇存

    书名。清末张兆栋撰。7卷。此书,记述作者任陕西凤翔知府时,凤翔府城被回民军围困及其作者飞书乞师乞饷,督府大员不予救援的情况。反映了当时斗争形势和兵勇倒戈参加回民义军共同战斗的种种实况。是一部价值颇高的

  • 安侯河

    汉代匈奴地区河名。即今蒙古国鄂尔浑河。为匈奴驻牧地。东汉章帝元和二年(公元85年),北匈奴衰耗,南匈奴攻其前,丁零略其后,鲜卑击其左,西域侵其右,北匈奴不复自立,远走安侯河。

  • 穿甲处

    清官署名。内务府武备院设,为皇帝披挂铠甲。设司函长1人(函,指护身铠甲)、副司函长1人,下置司函※拜唐阿(执事人) 5人、承应人6名。逢皇帝出巡、狩猎或阅兵,御用甲胄例由武备院预备装运随行。需穿甲时,

  • 额儿的失河

    见“多罗斯水”(852页)。

  • 拜霞

    水族节日。水语“拜”,意为“祭祀”,“霞”,为一个类似人形的岩石,水族视之为神,又代表有血缘关系的家族组织。一霞分12股,12股分居在不同地区,但在同一时间祭祀。每12年举行一次。少则6年。逢子、午年

  • 莽噶里克

    ?—1757清代新疆吐鲁番维吾尔族封建主。祖玛尔占楚克,父图默尔库济,世为吐鲁番总管。父死,嗣位,称达尔汉伯克。乾隆二十年(1755),清军征伊犁,献户籍400余迎降,以功受赏赐。旋率兵150名欲投定

  • 热河特别区

    民国时省级行政区划名。袁世凯就任临时大总统后,加紧部署蒙古地区的军事设施。继绥远特别区之后,于1914年2月设置热河特别区。以热河都统为最高长官,下辖新设的热河道及卓索图盟、昭乌达盟,统辖所部军队,管

  • 拜拉沙贡

    见“裴罗将军城”(2448页)。

  • 隆务七庄

    藏族部落名。在青海省同仁县隆务镇辖境内。东临加吾部落,南接赛隆哇,西抵宁牙浪部落,北连四寨子之吴屯和年都乎两部落。同仁12族之一。“隆务”,藏语意为“农业区”,因其地宜农业,故名。“七庄”,指隆务、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