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思
元代云南思陀路哈尼族大首领。元军进军云南,至元十二年(1275),“罗槃国”主阿禾必归降后,他率领哈尼族人民联合当地白衣(傣族)等各族共同反抗元朝统治。十七年(1280),张立道任临安广西宣抚使,兼管军讨使,始赴任,必思发动诸部举兵反抗。元发兵讨之,破其城邑,后不知所终。
元代云南思陀路哈尼族大首领。元军进军云南,至元十二年(1275),“罗槃国”主阿禾必归降后,他率领哈尼族人民联合当地白衣(傣族)等各族共同反抗元朝统治。十七年(1280),张立道任临安广西宣抚使,兼管军讨使,始赴任,必思发动诸部举兵反抗。元发兵讨之,破其城邑,后不知所终。
见“康国”(2100页)。
清代新疆厅名。光绪二十八年(1902)置。治所在今新疆塔什库尔干塔吉克自治县。管领大庄27处、11驿站、11卡伦及布鲁特(今柯尔克孜族)、塔吉克族游牧地。隶喀什噶尔道莎车府。1913年改为县。人口有8
伊克昭盟“独贵龙”运动领导者。内蒙古伊克昭盟乌审旗人。19世纪50年代,本盟王公贵族加重对牧民的剥削和压迫,索取大量驼马、银两献清,以讨取恩宠赐爵。咸丰八年(1858),与朱勒杰尔嘎拉、德勒格尔等组织
①蒙古族喇嘛学者。亦译作罗卜桑丹津,梵文名苏摩提沙沙那达罗。生活于17世纪下半叶至18世纪上半叶。拥有“固什”称号。为喀尔喀蒙古高僧咱雅班第达呼图克图(后移居归化,今呼和浩特)的弟子。著有蒙古著名编年
即“孛苦江军民万户府”。“固”,一作“呼”(992页)。
蒙古部名。成吉思汗弟谔楚因铁木哥斡赤斤后裔巴颜岱洪果尔诺颜始称所部之名。原称阿噜蒙古,初臣属察哈尔,为摆脱林丹汗侵虐,其曾孙逊杜棱等于后金天聪六年(1632)归附后金。崇德元年(1636),编为左右翼
旧厅名。在今内蒙古自治区乌兰察布盟南部,京包铁路纵贯,南临长城,邻接山西省。明为大同及阳和、天城二卫边外地,嘉靖(1522—1566)后入西土默特蒙古。清康熙十四年(1675),徙察哈尔蒙古之一部居此
占卜方法之一。流行于四川羌族地区。起源甚早。《元史·张庭瑞传》载羌人“生裂羊脾卜之,视肉之文理如何,则吉其兆。”明清时沿袭此俗。嘉靖《四川总志》记松潘地区风俗称:“炙羊膀以断吉凶。”道光《茂州志》亦有
书名。朝鲜李民(1573—1649,朝鲜永川人,字而壮,号紫岩)撰。明万历四十七年(1619)二月,经略杨镐四路出师,进攻后金赫图阿拉,朝鲜国王派姜弘立率兵助明,李民&
宋代南宁州领主。南宁州人。西南少数民族大姓豪富※龙彦韬之子。开宝四年(971),嗣父职,为南宁州刺史,兼蕃落使。八年(975),所属39部顺化王子若发等377人入朝贡马、丹砂等。后世领其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