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古典>历史百科>民族起源>延陵国农民革命

延陵国农民革命

近代壮族农民革命战争。清咸丰元年(1851),太平府新宁州(治今广西扶绥)壮族秀才※吴凌云(?—1863)因同情农民,被官府以“通匪”罪入狱。次年,越狱回家,被当地农民拥为首领,举行武装起义。为新宁知州庆祺所破。后于忠州陇罗村重振旗鼓,聚众数万,转战左右江地区,连破数城邑。八年(1858),在新宁州东罗圩(今属扶绥)建立农民革命政权。十年,攻占太平府。十一年,于太平府城(今崇左县城)修建宫室,颁布典章制度,建延陵国,自称延陵王。派兵攻占左江流域各县。同治二年(1863)正月,遭清军及地方反动武装反扑,兵败牺牲。余部在其子吴亚忠率领下,突围转移到镇安府,以安德州(今广西靖西县西部安德地方)五台山为根据地。七年(1868),亚忠被清军冯子材(1818—1903)部击杀,余部归刘永福(1837—1917)领导,改建为※“黑旗军”,在中越边境继续坚持斗争。后应越南当局邀请,进入越南北部抗击法国侵略军,建立卓著战功。

猜你喜欢

  • 山苏

    见“勒苏濮”(1986页)

  • 土指挥同知

    官名。明代所置京卫、外卫指挥使司设有指挥同知,低于指挥使,秩从三品。在少数民族地区亦以此名义授当地首领,赐给印记、诰命、冠带、准世袭。令其守卫疆土,安抚土民,依例朝贡,服从征调,不纳租赋。清沿明制,在

  • 古录般

    亦作“古尔邦”或“古录巴”。即“乌通给”(337页)。

  • 南燕献武帝

    见“慕容德”(2440页)。

  • 会同馆

    元、明、清三朝主管接待边疆少数民族及外国使臣之机构。元至元九年(1272) (一说十三年,1276,误)十月置。前身为唐四方馆。初时置时废,不常设。元贞元年(1295),定以礼部尚书兼领馆事后,遂成定

  • 四大斡耳朵

    “斡耳朵”意为“宫帐”、“帐殿”。指元太祖、世祖所建后妃的四斡耳朵。成吉思汗大斡耳朵居孛儿台皇后等8后妃;第二斡耳朵居忽兰等8后妃。第三斡耳朵居也速等10后妃;第四斡耳朵居也速干等12后妃。世祖忽必烈

  • 袁国祚

    清代刻书家。又名袁二,字景初。江宁府上元县(今南京市)人。回族。约生于康熙五十一年(1712)。以经商为业,曾在湖北汉口开裕兴帽店,承继祖、父之志,业余以刊刻汉文伊斯兰教典籍为己任。乾隆四十三年(17

  • 曲棍球

    参见“贝阔”(314页)。

  • 家庭公社

    原始社会中后期由若干血缘近亲家庭组成的一种社会经济单位。萌芽于母系氏族晚期,普遍存在于父系氏族制阶段。在母系氏族繁荣期,氏族内划分出若干个母系大家庭公社作为生产和生活的单位,实行平均分配,民主管理,生

  • 小播五

    即“闻国兴”(172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