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古典>历史百科>民族起源>康瑞

康瑞

门巴族宗祧风俗。一作“康日”。门巴语音译,意为“同一祖宗的骨头”。旧时门巴族分为康瑞宁布、康瑞百玛鲁和康瑞马略巴等3种人。相传远古时地球上无人类,人是从天降下后繁衍起来的。攀登金子绳而下的人称康瑞宁布,即上等骨头,分属热拉宁巴、白马宁巴、嘎日马宁巴、多吉宁巴、乌吉宁巴、沙日马宁巴、甲孟彭错宁巴、柯济、柯济奔清、云普巴和觉布却吉等11种人的祖先,此可充任活佛喇嘛、高级僧俗官;攀登银子绳而下的人称康瑞百玛鲁,即中等骨头,分属昂日巴、巴尔萨巴、巴日迅巴、札昂彭错宁巴、本基巴、昂喀巴、坚喀巴、卡宁巴、乌松戎巴、古堆巴、波米巴、昂龙巴、木当巴、东萨木巴、沙宁巴和庄布巴等16种人的祖先,可当札巴、帕树等类的小喇嘛;攀登棕丝绳而下的人称康瑞马略巴,即下等骨头,其后裔社会地位低下,不能入寺为僧。一说门巴的祖先分别以牛躯体部位名称而称之,分称昂、昂喀巴、巴日迅巴、沙宁巴、昂日巴、热拉宁巴、白玛宁巴、柯济奔清、甲孟彭错宁巴等数种人,均属于“康瑞科基”即白骨头。另一说从猴子变人的时候,到山上去拣各种骨头,有些猴子拣到大象和老虎的骨头,就变成康瑞科基人的祖先;有些猴子拣到狗和老鼠的骨头,便成为“康瑞腔录”即黑骨头人的祖先;其余众多的是“康瑞巴策”即中等骨头人的祖先。但古时候有人进驻了有“屯”(鬼)的住宅,鬼附其身,而成“庶汞”。即鬼人繁衍起来的后裔,此种人也是康瑞腔录。白骨头(含中等骨头)与黑骨头在经济上并无什么差异,但后者备受歧视,两者不能同住一村,不能同座共碗饮食,不能互相通婚,实行同骨头内部通婚,违禁者,其所生子女属黑骨头。墨脱地区因各等级的人口较少,上等骨头与中等骨头间可以通婚,其所生子女骨头等级随父。此俗在门隅部分地区也颇为流行。

猜你喜欢

  • 五原厅志

    书名。内蒙古地方志之一。线装木刻本。1982年江苏广陵古籍刻印社出版。分上下卷。上卷有图,有疆域图表、沿革表。舆地志,包括疆界、形势、山川、古迹。建置志,包括沿革、村庄、河渠、学校、祠祀、坟墓。纪事志

  • 奴哥

    见“耶律奴瓜”(1309页)。

  • 农乐舞

    朝鲜族古老的民间舞蹈。流行于延边等地区。始于古代辰国。每年在五月插秧和十月秋收之后举行。据《三国志》载,辰国“其舞,数十人俱起相随踏地低昂,手足相应奏节,有似铎舞”。今节日及丰收季节各地均举行。在锣、

  • 福分地

    清代蒙古族受恩赏所得的土地。一般因有功劳由旗长赏赐其下属官员,称为“福分地”或“上赏地”。承领七八年后,由旗府发给有红印之契约,世袭使用。又,游牧民因定居而占有的土地,也称福分地,世袭使用。乾隆以后福

  • 赵川睑

    唐代南诏地方行政区划名。为“十睑”之一。即赵州(今云南大理市凤仪镇)。境内“白蛮”大族有王、杨、李、赵4姓。系南诏王直接统治地区。参见“十睑”(8页)。

  • 叱六手

    见“叱六于”(543页)。

  • 舒王

    封爵名。西夏元德二年(1120)崇宗李乾顺封宗室子嵬名仁礼为此爵。

  • 郎君行记残石

    金代契丹小字、汉字合璧刻石。石刻上圆下方,现仅存右上角,不及全碑四分之一。所刻内容与唐乾陵无字碑上所刻《※郎君行记》相同,额题残存“大金皇弟都统经略”8字,大都磨平,仅“大”、“都”2字隐约可辨。碑文

  • 狼山

    蒙古语称哈那林乌拉山,意为“黑山”。位于内蒙古中部。属阴山山脉西端。长约280公里,宽约30—60公里,面积约7990平方公里。呈弧形环抱于后套平原之北,沿河套北面蜿蜒向东延伸,经潮格、临河、五原直至

  • 先锋社

    解放前夕新疆进步组织。原名“中国共产党新疆省支部”。因出版油印物《先锋》得名。1947年11月7日成立于乌鲁木齐。领导人杨文光、杨天云为失去组织联系的共产党员。成员大部分是盛世才时期军校毕业生、留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