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古典>历史百科>民族起源>常和署

常和署

元代管理回回乐人之机构。初名管勾司。元仁宗皇庆元年(1321)置。延祐三年(1316)改今名。设署令1员,从六品,专管回回乐队人员。下设署丞、管勾、教师、提控各2员。据载,其乐队演奏之“回回乐曲”存名者有3,即《亢里》、《马黑某当当》、《清泉当当》等,均已失传。

猜你喜欢

  • 后晋圣文章武明德孝皇帝

    见“石敬瑭”(453页)。

  • 三伏节

    见“辖里尀”(2445页)。

  • 贡噶丹增

    ?—1773清代藏族王公。七世达赖喇嘛之兄,索诺木达尔扎之子。雍正十三年(1735),承袭桑日、桑珠颇章和桑耶庄园,清赐予阿齐图达尔罕头衔及印章。乾隆九年(1744),袭父辅国公爵。多次参与典礼、巡游

  • 百越先贤志

    书名。百越民族人物传记。4卷。明欧大任(字桢伯,广东顺德人,汉族)撰。内容收古代百越民族(东自会稽之于越,西至今广东、广西、越南之西瓯骆越)人物120人,各写一传。每传之末,注明参考书名,一字一句必有

  • 介梦

    拉祜语音译。解放前澜沧县糯福区拉祜族对佛教庙宇头人的一种称呼。过去拉祜族群众大多尊崇佛教,许多较大的村寨都筑有佛堂,由熟悉佛理和佛教戒律的年长者担任佛堂住持,相当于汉族地区的“长老”和“方丈”。长居佛

  • 神策

    即“神册”(1768页)。

  • 桐江集

    书名。元方回撰。8卷。作者以南宋严州守臣降元,任建德路(在今浙江新安江、湘江流域)总管。初编集于在任及解任留居时。建德滨桐江,因以名集。其人学问议论,一尊宋儒朱熹,崇正辟邪,不遗余力;为人行事见于周密

  • 札答兰

    即“札只剌”(432页)。

  • 讷河直隶厅

    地区名。位于今黑龙江省东北部。清宣统二年(1910)置,治所即今讷河县。辖域东西1100余里,南北700余里。东界兴东道,西接西布特哈,南连海伦府拜泉县,北邻嫩江府。明以前沿革同※龙江府。清初为索伦、

  • 水家苗

    明清时对水族之称呼。分布在贵州都江、独山、荔波、黎平及广西柳城、南丹等地。男子喜涣猎,女子善纺织,所织布称水家布,享有盛名。妇女穿桶裙、短衣,四围缀花边。逢岁首男女成群而舞。相悦者可缔婚。与徭僮、侗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