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古典>历史百科>民族起源>帖木儿汗国

帖木儿汗国

国名。14世纪后期河中帖木儿在中亚建立的国家政权。又称帖木儿帝国、帖木儿王朝。元至正二十三年(1363),秃黑鲁帖木儿(1329—1363)死后,察合台汗国因内乱,帖木儿乘机起兵,夺取撒马尔罕、布哈拉和塔什干等地,并于其地建立统治。由于他四出攻掠,势力迅速扩大,盛时疆域西起幼发拉底河,东至锡尔河和印度德里,北抵高加索,南临波斯湾。建都于撒马尔罕。明永乐三年(1405),帖木儿死,领土分别为其两子米兰沙和沙哈鲁管辖。米兰沙占有伊拉克、阿塞拜疆和格鲁吉亚等地,沙哈鲁领有呼罗珊地区。但不久又逐步为沙哈鲁统一。明正统十四年(1449),兀鲁伯被杀,内部纷争又起,形成撒马尔罕和赫拉特两个中心。16世纪初年,因在与乌兹别克汗国昔班尼的战争中被击败,明正德二年(1507)灭亡。在汗国统治时期,因统治者积极倡导和保护,文学、诗歌、绘画、建筑、史学、科学等都有较大发展。撒马尔罕和哈烈(赫拉特)俱为当时中亚重要的经济、文化中心。汗国自建立后,便与明王朝建立密切的通贡关系。(附汗国世系)

序次汗 名在位年代汗系亲属关系
1帖木儿1370—1405
2
3
4
5
6
7
8
9
10
11
沙哈鲁
兀鲁伯
奥都剌迪甫
奥都剌米尔咱
巴八儿米儿咱
卜撒因
莎勒檀阿黑麻
乌马儿洒黑
莎勒檀麻合木
莎勒檀麻速忽
1405—1447
1447—1449
1449—1450
1450—1451
1452—1460
1455—1459
1469—1494
1494
1494—1495
1495—1499
帖木儿子
沙哈鲁子
兀鲁伯子
兀鲁伯侄
兀鲁伯侄
兀鲁伯侄
卜撒因子
卜撒因子
卜撒因子
莎勒檀麻合木子
12拜宋辖儿米
儿咱
1495—1499莎勒檀麻合木子
13莎勒檀忽辛
拜哈剌
(又名阿不勒
哈疾)
1469—1506加速丁满速儿子
(系属不明)

猜你喜欢

  • 番族

    明末清代对台湾高山族的称谓。亦称“土番”。清代文献根据高山族人的“归化”与“未归化”或按其社会发展程度的不同,区分为“熟番”、“生番”及“野番”,所谓“内附输饷者曰熟番,未服教化者曰生番,或曰野番。”

  • 梁弥治

    宕昌羌国王。梁虎子(一作彪子)之子。父卒,即位。虎子弟羊子欲借吐谷浑兵夺位,其遣使求北魏。魏献文帝拓跋弘诏武都(今甘肃武都东南)镇将宇文生统兵击退羊子,复其王位。死后,子梁弥机立。

  • 靖安皇后

    见“萧温”(1991页)。

  • 安济

    元末明初四川马湖地区土官。彝族。元末为马湖路(治所在今四川屏山县)总管。明洪武四年(1371)冬,遣子安仁进京朝觐,归附。太祖命改马湖路为马湖府,授其为土知府。子孙准世袭。辖有泥溪、平夷、蛮夷、沐川四

  • 讷吾鲁孜节

    见“那吾鲁孜节”(932页)。

  • 杨登

    ?—899唐末南诏王近臣。白蛮(白族先民)。仕南诏王隆舜(877—897年在位)。隆舜“好畋酣,多内嬖”,沉迷佛教,常出巡东京(今昆明)等地,随王左右,由※郑买嗣守国,大权旁落。唐昭宗乾宁四年(897

  • 贡龙

    亦称“古姆朗”。景颇语音译,意为“推翻旧制度”。19世纪云南一些景颇族人民推翻山官制度、建立一种新社会制度的斗争。故有称“贡龙革命”。19世纪,随着景颇族地区的一些山官逐渐向封建领主转变,对辖区百姓的

  • 沙里阿特

    阿拉伯语,意为伊斯兰教法典。阿古柏侵入新疆后在南疆地区推行的法规。依据《古兰经》和穆罕默德有关宗教生活、世俗生活、道德规范等论述制定,为处理宗教、政治、社会、家庭和个人生活重要准则。为确保“法规”实施

  • 守塞羌

    羌人之一支。又称保塞羌。以为汉朝保守边塞,故名。西汉景帝时(前157一前141在位),匈奴南下奴役诸羌,居于河湟北侧的研种留何羌请求汉朝保护,助汉守陇西边塞。汉朝将其迁徙于陇西郡南之狄道、安故、临洮、

  • 答尔罕

    见“答儿罕”(223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