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古典>历史百科>民族起源>布依文

布依文

我国布依族使用的拼音文字。布依族历史上没有文字,通用汉文。1956年设计了拉丁字母为基础的《布依文方案》(草案),1981年,依据布依语特点对原方案进行了修改。修改后的文字方案全部采用拉丁字母。现在正在贵州部分布依族聚居地区试验推行。布依文以布依语的黔南(第一)土语为基础,以规范的望漠县复兴镇话的读音为标准音。采用26个拉丁字母。声母表示法:单纯辅音用一个字母表示;颚化和唇化辅音用双字母或3字母表示;带先喉塞音成分的浊辅音、舌面鼻辅音和舌根鼻辅音、舌尖清擦音和舌根浊擦音也用双字母表示;这样布依文有12个表示声母的双字母或3字母形式。将布依文32个声母排列如下:b [p] mb [b] m [m] f [f]w [vw] d [t] nd [d] n [n] s []l [l] g [k] ng [] h [x] hr [] j[tʨ] ny [n] x [] y[j] s [s] r [z]by [pj] my [mj] qy [j] gv [kw] ngv[w] gv [w] p [p‘] t [t‘] k [k‘]q[t‘] z [ts] c [ts‘]。后6个声母只拼读现代汉语借词。布依文有87个韵母,由元音字母或元音字母加韵尾构成。布依文有a、o、ee、i、u、e 6个元音字母,它们分别表示以下音位:

a [a] aa [a:] o [o] o o [o:] e e [e:]i [i] ia [iə] u [u] ua [uə] e [щ] ea[щə]舒声韵尾有-i、-u、-e、-m、-n、-ng 6个,促声韵尾有-b、-d、-g 3个。87个韵母中的ia、io、iao、ua、ui、uai、ao、ou、er 9个,只拼读现代汉语借词。有6个舒声调和两个促声调,舒声调用l、z、c、x、s、h 6个字母分别依次表示第1 (24)调、第2 (11)调、第3 (53)调、第4 (31)调、第5(35)调、第6 (33)调;促声调第7(35)调用字母t表示,第8(33)调不加调号。现代汉语借词阴平、阳平、上声、去声分别依次用y、f、j、q四个字母表示。

猜你喜欢

  • 刚涅尔

    蒙古地区佛教寺庙中掌管供佛礼仪的僧人。任此职务者对僧人拜佛应行礼仪,应诵经咒,应燃何灯,应祝何福,以及如何接受施主布施,均应通晓,以便临场布置、说明,行礼如仪。并负责管理殿内珍品,不得任其损失。地位不

  • 於弥氏

    见“嵬名氏”(2220页)。

  • 阿勒坦汗传

    即“俺答汗传”(1885页)。

  • 蒲速盌斡鲁朵

    见“长宁宫”(366页)。

  • 蒙藏委员会

    国民党政府掌理蒙古、西藏等地少数民族事务的机构。1928年3月由国民党中央政治会议议定,1929年2月正式成立。隶行政院,与各部地位同等。设委员长、副委员长各1人,委员21人,其中6人为常务委员。由阎

  • 玛斯顿巴

    1317—1383元明间藏传佛教僧人,西夏人后裔。生于康区木雅热甫岗地区(今康定北木雅区)。17岁随上师索南坚赞出家为僧。18岁赴藏,在桑浦寺随上师浦日哇绛秋久受居士戒,从噶玛噶举派大德让迥多吉广听显

  • 桓州

    渤海王国置。为西京鸭渌府所辖4州之一,领桓都、神乡、淇水3县,州治故址皆认为在今吉林省集安县境(一说在西通沟,或说即集安镇高句骊国国内城旧址)。史称渤海著名物产之一的“九都之李”(“九”为“丸”字之误

  • 仆族

    见“濮拉泼”(2581页)。

  • 李谨行

    ?—682唐朝将领、靺鞨首领。※突地稽子。以武勇著称。贞观年间(627—649),父死,袭职,代统部众。唐麟德(664—665)中,升营州(治今辽宁朝阳市)都督。总章二年(669),拜燕山道行军总管,

  • 元武宗实录

    书名。元官修。50卷。起大德十一年(1307)五月,迄至大四年(1311)正月。附《事目》7卷,《制诰录》3卷。翰林学士程钜夫、元明善、杨载等人负责撰修。始修年月不详。《元史·程钜夫传》有钜夫曾于皇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