尉迟伏阇雄
唐时西域于阗王。姓尉迟氏。上元(674—676)初,助唐击吐蕃。次年,唐朝以其地置毗沙都督府,下辖10州,授其为都督。垂拱三年(687),遣使朝唐。天授三年(692)卒,子尉迟璥嗣职。
唐时西域于阗王。姓尉迟氏。上元(674—676)初,助唐击吐蕃。次年,唐朝以其地置毗沙都督府,下辖10州,授其为都督。垂拱三年(687),遣使朝唐。天授三年(692)卒,子尉迟璥嗣职。
为中尼边界之嘎拉大山的纳山口。清乾隆五十九年(1794),游击张志林、噶布伦丹津等奉驻藏大臣和琳令,在此山口设立鄂博,与廓尔喀分界,此山口属西藏萨喀营官管理。同治四年(1865)印度测量局土著测绘员潜
古地名。即今甘肃武威青嘴喇嘛湾。唐属凉州。是时,吐谷浑故地青海为吐蕃所据,徙居安乐、长乐两州之吐谷浑王族慕容氏,乃以距青海最近之凉州南山阳晖谷为先茔。茔仿唐帝王“以山为陵”制,墓门向南,以示望乡之意。
①五代十国时期云南大理国国王段思良年号。946—951,凡6年。 ②元英宗硕德八剌年号。1321—1323年,凡3年。
“仆瓦泼”(318页)。
蒙古语音译。又作“贵由赤”、“桂齐”。《元史语解》释为“善跑人”。《南村辍耕录》称:“贵由赤者,快行是也”。元代为“怯薛”(护卫军,禁卫军)执事之一。据《南村辍耕录》,元廷每年在大都(今北京)或上都(
?—1803清代云南维西反清起义首领。又作恒乍崩、恒兆绷等。云南维西厅岩瓦乡弥尔古(一作莫言古)村人。傈僳族。幼学为“端公”,代人占卜治病,人称“沙泥”(巫医)、“活佛”、“神王”,民众悦从。嘉庆二年
唐代在西突厥地区设置的羁縻机构。武则天长安三年(703)左右,以突骑施索葛莫贺部置。以其首领为都督、刺史,职位世袭。辖地位于今伊犁河流域中、下游一带。隶北庭都护府管辖。
书名。和硕庄亲王允禄等奉敕撰。12卷。满汉合璧。前后两次编纂而成,雍正元年至五年(1723—1727)部分完成于雍正九年(1731);雍正六年至十二年部分纂于雍正末年,同时付梓。记雍正年间(1723—
召庙名。在内蒙古鄂尔多斯境内黄河南岸草原上。博硕克图济农于明万历四十一年(1613)修建。俗称王爱召,也叫乌哈格尼巴达古拉屹齐庙。明朝赐名广慧寺。建筑规模宏伟、壮观,有汉式大经堂,屋顶为五色琉璃瓦,殿
书名。明末清初回族经师※王岱舆撰。成书于清顺治十五年(1658)。为岱舆弟子伍连成,据诸同学对岱舆生前言论的记录,整理编纂而成。是关于伊斯兰教教义的一系列问答记实及对《正教真诠》、《清真大学》两书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