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古典>历史百科>民族起源>完颜宗望

完颜宗望

?—1127

金宗室、大将、开国功臣。一名宗杰,本名斡鲁补,亦作斡离不、斡里不、讹鲁补。女真族,完颜氏。阿骨打次子(《大金国志》作第四子。江南人误作“二太子”)。历随父征西夏伐宋,常侍左右。天辅六年(1122)六月,从阿骨打追击辽天祚帝,与蒲家奴率兵4千为先锋,大败辽兵于石辇驿。以天祚帝逃走,又率兵追之。同年十二月,助阿骨打攻陷燕京(今北京市)。翌年,任副都统,与都统斡鲁追击天祚帝于阴山、青冢之间,俘获都统及后妃公主等,得车万余乘。七年,以1千兵败天祚帝5千余兵,俘其子赵王习泥烈,获辽传国玺。同年五月,大败南京(今河北卢龙县)留守张觉叛军,杀其父及二子,张觉败走。取南京,奉诏决定官职如旧,轻徭赋,劝稼穑。天会三年(1125),奉命自燕山路侵宋,取燕山府,获马5万匹,甲胄5万,兵7万,州县悉平。又破宋真定兵5千,克信德府、邯郸。四年正月,率诸军渡黄河,取滑州,围汴京(今河南开封市)。逼宋割太原、中山、河间三镇,称侄,增岁币请和。升右副元帅。八月,复侵宋,大破宋兵4万于井陉,取天威军、真定。十一月,降魏县、临河县,克德清军、开德府。与宗翰共克汴京。翌年,俘获宋徽、钦二帝及其宗族470余人北还。北宋亡。是年卒。天会十三年(1135),追封魏王。皇统三年(1143),进许国王,徙晋国王。天德二年(1150),赠太师,加辽燕国王。大定三年(1163),改封宋王。谥桓肃。

猜你喜欢

  • 章朗六措

    旧时西藏门隅地区行政区划的俗称。一作“章朗六部”。藏语音译, “章朗”为河名(又称“鲍罗里河”),意为“蚊(蜂)沟河”。18世纪初按地域区划的六措为:申略措、桑德措、里措、南西天德邦措、曲措和德让措。

  • 哈丹

    亦作“哈达”。女真语音译,“山峰”之意。《金史·国语解》谓“山之上锐者”。满洲语和蒙古语至今犹有此词。可能源于阿尔泰语系诸语族的祖语,起源甚早。

  • 乾祐宝钱

    西夏钱币名。铸于夏仁宗乾祐年间(1170—1193)。铜质,传世多品。

  • 巴勒布纪略

    书名。有关清代西藏史书。乾隆朝官修。纂成未刊,有手抄本,共26卷。方略体裁。记述乾隆五十三年(1788)七月至五十四年十一月廓尔喀侵入西藏之经过。内容系依当时驻藏官员奏疏及清帝谕旨,按日汇编,详记始末

  • 苴咩睑

    唐代南诏地方行政区划名。为“十睑”之一。又名“阳睑”。治所在“阳苴咩城”,又名“紫城”,系南诏神武王阁罗凤于赞普钟十三年(唐广德二年,764)所筑,即今大理县旧城。王都所在,直接委官治理。参见“十睑”

  • 木册长官司

    元明清时期湖广土家族土司。始建于元代,称木册安抚司(治今湖北宣恩县西南)。元末明玉珍改称长官司。明洪武四年(1371)废。永乐四年(1406),以土官田谷佐招收流散土民,复设长官司,以谷佐充长官,隶高

  • 东藏民主青年自治同盟

    藏族进步青年的群众组织。在四川省巴塘等县将要获得解放前,由中共藏族党员平措汪阶指导当地部分藏族进步青年建立。曾为迎接解放、建立当地人民政权、支援人民解放军进藏以及协助进藏部队开展西藏工作,做出一定贡献

  • 东维子文集

    书名。元杨维桢(1296—1370)撰。30卷,附录6卷。作者会稽(今浙江绍兴)人,字廉夫,号东维子。泰定进士,授天台尹,转建德路总管府推官,擢江西儒学提举。元末农民起义爆发,拒张士诚召,避居富春山。

  • 伽阇那

    见“伽色尼”(1098页)。

  • 噶勒藏多尔济

    ?—1757卫拉特蒙古准噶尔部台吉。一译噶尔藏多尔济。※噶尔丹弟朋楚克达什孙。姓绰罗斯。因世代驻牧额琳哈毕尔噶(今新疆依连哈比尔尕山),故又称额琳哈毕尔噶台吉。乾隆二十年(1755),清军征伊犁,率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