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古典>历史百科>民族起源>宋史

宋史

纪传体断代史书。元朝官修。以脱脱和阿鲁图先后主持修撰。铁木儿塔识、贺惟一、张起岩、欧阳玄等7人任总裁官。496卷,包括本纪47卷,志162卷,表32卷,列传255卷,约500万字。于至正五年(1345)编成。记建隆元年至祥兴二年(960—1279)两宋319年历史。多取材于宋朝实录、国史、会要、地志和宋人史著等。卷帙浩繁,内容丰富。纪传志中皆含有许多民族史资料,反映宋王朝对境内诸族统治、各族人民反抗斗争、宋与周边诸族邻国朝聘往来、经济文化交流及宋、辽、金、夏之间关系。《外国传》和《蛮夷传》分别叙述夏国、高丽、交趾、大理、占城、真腊、蒲甘、邈黎、三佛齐、阇婆、南毗、勃泥、注辇、丹眉流、天竺、于阗、高昌、回鹘、大食、层檀、龟兹、沙州、拂菻、流球国、安定国、渤海国、日本、党项、吐蕃;西南溪峒诸蛮;抚水州、广源州、黎洞、环州蛮;西南诸夷、黎州诸蛮、叙州三路蛮、威茂渝州蛮、黔涪施高徼外诸蛮、泸州蛮等情况,为研究宋代各族历史及与邻国关系的珍贵资料。初刊于至正六年(1346)。有明成化本、嘉靖南京国子监本、明万历北京国子监本、清武英殿本、浙江书局本、百衲本。1977年中华书局出版校点本。另有明柯维棋《宋史新编》、钱士升《南宋书》、王惟俭《宋史纪》、清陈黄中《宋史稿》、陆心源《宋史翼》可资参考。

猜你喜欢

  • 温水

    古河流名。即今云、贵两省境内南盘江与其下游的红水河。《水经·温水》曰:“温水出牂柯夜郎县”,自县西北流,经谈藁,与迷水合,西出益州铜濑县谈虏山。经味县,西南经滇池。东南经牂柯之毋单县。又东南经兴古郡之

  • 金太宗

    见“完颜吴乞买”(1164页)。

  • 盐难水

    古水名。即今浑江。始见于汉代,明称婆猪江,清曰佟家江(一作通佳江),亦曰通吉雅吉。今鸭绿江支流。发源于今吉林省浑江市北部哈尔雅范山(旧作临江县磬儿岭下),西南流,水流多曲折,然后东南流入鸭绿江。长44

  • 白诃黎布失毕

    ?—650唐时龟兹王。王族白姓。白苏发叠弟。兄死继位。贞观二十一年(647)两次遣使入唐朝贡,释其兄授焉耆拒唐之举,太宗仍决意兵讨。次年,与其将羯猎颠率兵5万迎战昆丘道行军大总管阿史那社尔率之唐军,败

  • 巴楚州

    清代新疆州名。光绪二十九年(1903)由玛喇巴什厅改置。治所在今新疆巴楚县东南辖村庄86处、8驿站、2卡伦。隶喀什噶尔道莎车府。1913年改为县。总人口34000余人。其中大多数为维吾尔族。主要从事农

  • 生黎

    宋至清对部分黎族歧视的称谓。最早见于《太平御览·岭南道·儋州风俗》:“俗呼山岭为黎,人居其间,号曰生黎”。《广东通志》云:“(琼州)有夷人,无城郭,殊异居,非译言难辩其言,不知礼法,……号曰生黎。巢居

  • 交河道行军大总管

    官名。唐伐高昌之行军建置。高昌国王麹文泰附西突厥,阻绝西域与内地交通。贞观十三年(639)十二月,太宗遣吏部尚书侯君集为行军大总管,薛万均、铁勒将领契苾何力副之,合兵15万西征。十四年(640),灭高

  • 闪应雷

    明代诗人。字明山,云南永昌(今保山县)人。回族。贡生。工诗,作品多赞美祖国壮丽山川,令人读之如身临其境耳目一新。作品多佚,仅《滇南诗略》中部分收录。

  • 嵹台山

    见“西倾山”(698页)。

  • 鸠僚

    亦称“鸠民”。僚人的一支。汉晋时分布滇西及牁古、益州二郡间的兴古郡(今云南东南之文山、红河两自治州一带)。出自古代百越族系之一支,发展为壮侗语族诸民族,与今仡佬族亦有密切的渊源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