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泰
清朝武官。蒙古正黄旗人。初任火器营骁骑校。康熙三十五年(1696),随抚远大将军费扬古由西路征准噶尔部噶尔丹,至昭莫多(土拉河、克鲁伦河上源之间),准噶尔军万余来犯,随军奋勇进击,大破敌军。五十九年(1720),复随靖逆将军延信三败准噶尔军。后受命入藏,安置达赖喇嘛。叙功授世职云骑尉。
清朝武官。蒙古正黄旗人。初任火器营骁骑校。康熙三十五年(1696),随抚远大将军费扬古由西路征准噶尔部噶尔丹,至昭莫多(土拉河、克鲁伦河上源之间),准噶尔军万余来犯,随军奋勇进击,大破敌军。五十九年(1720),复随靖逆将军延信三败准噶尔军。后受命入藏,安置达赖喇嘛。叙功授世职云骑尉。
南北朝时期北魏、柔然、北凉的军事编制。《资治通鉴》胡注:“军将、幢帅皆魏制”。北魏道武帝拓跋珪元年(386)置幢将,“主三郎卫士直宿禁中者”。后又有内都、外都之别,内都幢将宿卫禁中,外都幢将领兵作战,
旧时蒙古族的一种祭祀活动。“敖包”又称“鄂博”、“脑包”,蒙古语意为“堆子”,以石块堆积而成,也有用柳条围建的。原是道路和境界的标记,后渐演变成祭祀山神、路神的地方。其数目各地不等,有单个的,有数个的
地名。亦称定日宗、策里浪吉、定日汛。位于西藏自治区西南部,聂拉木西北,属日喀则地区。原西藏地方政府设定日宗。1960年与协噶尔宗、南溪合并,改为定日县。为农业区,亦有小片牧区,森林资源丰富。世界第一高
古族名。明代对贵州瓮傍寨仡佬族的称呼。其地位于新添卫(今贵定)境。明洪武九年(1377),因不堪侵扰,举族反抗,后被贵州卫指挥顾成发兵讨平。
辽圣宗时屯田戍边的一种田制。是时沿边各置屯田戍兵,以种田积谷代替军饷。规定诸屯田在官斛粟不得擅贷,在屯者力耕公田,不输税赋,是为公田制。
清代名医家。名又作印麟。山东益都县人。回族。山东名医世家。本人著述甚多,有《保婴秘诀》、《急救良方》、《瘟疫发源辨论》、《预防痘疮论》、《延气口诀》、《明医汇集》、《一见能医》等刊本及手稿。
见“奖州”(1763页)。
1385—1438即一世班禅。简称克主杰。藏传佛教格鲁派(黄教)名僧。藏族。出生于后藏拉堆多雄(今西藏昂仁境内)。贵族贡噶扎西之子。幼年拜凯珠僧格吉村为师,受沙弥戒,取法名克主杰·格雷贝桑。后赴昂仁、
西域古族名。又作塞人。西方称“萨迦”或“塞克”、“斯基泰”、“西徐亚”。为印欧语系东伊朗语族的一支。从事游牧,长于骑射,崇拜太阳与火。公元前2世纪以前,遍布于中亚药杀水(今阿姆河)以北以及伊犁河流域、
蒙古国宗王。又译玉龙塔失、玉龙塔思、玉龙罕。孛儿只斤氏。宪宗*蒙哥第三子。中统元年(1260),拥阿里不哥即位于和林(今蒙古国哈尔和林)西,与在上都(今内蒙古正蓝旗东闪电河北岸)称帝的世祖忽必烈对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