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古典>历史百科>民族起源>奇塔特

奇塔特

①(?—1653)清初蒙古王公。蒙古科尔沁部人。博尔济吉特氏。索诺木之子,和硕达尔汉亲王※满珠习礼从子。崇德四年(1639),尚固伦端靖公主,封固伦额驸。八年(1643),朝觐太宗皇太极。顺治六年(1649),叙其父从征功,封多罗郡王,世袭罔替。 ②(?—1666) 清朝将领。蒙古族。喀喇沁部人。乌梁罕(兀良哈)氏。元臣济拉玛(又作者勒篾)后裔,镇国公色棱长子。曾随清军征明大凌河、大同、昌平、蓟州、临清,皆有功。顺治三年(1646),随豫亲王多铎追蒙古苏尼特部腾机思叛军,击之于瓯特克山,继败喀尔喀土谢图汗、车臣汗援兵。十四年(1657),袭札萨克镇国公。

猜你喜欢

  • 布幸

    傣语音译。解放前云南德宏地区傣族村寨的头人,隶属于※布㽘,由当地土司委任,负责管理村寨行政事务,为土司向农民征收捐税、官租,征派差役。由土司授予少量土地或官谷作为在职期间的俸禄,并可免除

  • 花婆

    壮族民间信仰的神祗。亦称“圣母”。流行于广西西北部。旧时,家家户户均设置“敬祀花婆先师之神位”。相传乃古时洗氏夫人死后所成之神。每年二月初二(相传系花婆诞辰)为专祀节日。通常于是日向花婆请愿,到河边架

  • 辉特下前旗

    清代外札萨克旗之一。乾隆二十年(1755),汗车凌女婿达玛��率属众40余户降清,封札萨克一等台吉,建旗。初驻牧扎克拜达里克(喀尔喀赛音诺颜部内)。继迁额克阿喇勒、额尔齐斯

  • 做水鬼

    汉语俗称。佤语称水鬼为“翁木”。旧时云南西盟佤族地区每年较大的一种宗教活动。佤族居于山区,靠用竹子搭成水槽引山泉入寨供人畜饮用,其次耕种多为旱地,水对他们至关重要。每年正月初,每个村寨都祭水鬼,除杀鸡

  • 孟格布录

    见“猛骨孛罗”(2078页)。

  • 浑脱

    蒙古语音译,亦作浑脱木,意为“皮袋”,元代汉文文献又译作革囊壳壳。古代蒙古人用具之一,以牛皮制作。其主要用途是:一,作为渡船,《维西见闻记》:“革囊,不去毛而趸剥羖皮,扎三足,一足嘘气其中,令饱胀,扎

  • 泰赤乌

    蒙古尼伦诸部之一。又作泰亦赤乌、泰畴、太赤温、太丑兀里。与成吉思汗所出之孛儿只斤氏同宗,均为海都后裔。传至海都曾孙俺巴孩,人口繁衍,自成一部。游牧于斡难河(今鄂嫩河)以北地区。自合不勒罕(成吉思汗曾祖

  • 洛毛竜

    旧时基诺族的宗教节日。基诺语音译,意为“祭大忌日”,汉称“祭大竜”。每年播种前举行,共3天。因播种日期由各村社长老※卓巴、※卓生占卜决定,故各村社节日的具体日期不一,一般在3月雨季到来之前。届时由长老

  • 卓哩克图珲台吉

    见“策妄阿拉布坦”(2237页)。

  • 乙典女直部

    以女真人所置契丹部族名。一作移典部。清文献作伊德,谓蒙古语,令食之意。部民原为长白山星显水(今吉林省布尔哈通河)、禅春河(今吉林省延边朝鲜族自治州之嘎呀河)女真人。辽时签为猎户,迁居高州(治今内蒙古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