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古典>历史百科>民族起源>基诺族

基诺族

中国少数民族之一。自称基诺,旧他称“攸乐,清文献称之“三撮毛”。分布在云南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景洪县的基诺洛克(基诺山)。18021人(1990年)。其族源,一说从基诺山北部附近地区迁来;一说源于由北南迁的古氐羌人。其地元属彻里军民总管府,明隶车里宣慰司,清初设攸乐同知,建攸乐城,不久裁撤。清中叶以后为思茅厅攸乐土目管辖,由车里宣慰使刀绍文委任叭竜横为土目,从此受傣族封建领主统治。民国时期因不堪国民党的残酷压迫和剥削,1941—1943年曾举行争取民族生存的基诺起义。新中国成立前,仍处于原始社会末期向阶级社会过渡的农村公社阶段。以刀耕火种农业为主,兼营狩猎和采集,善种茶,手工业尚未从农业中分离出来。有本民族语言,属汉藏语系藏缅语族,无文字。主要为一夫一妻的父系小家庭制。但父系家族公社曾长期保留,家族成员集体居住在一幢干栏式大房子内。信奉万物有灵和崇拜祖先。行独木棺土葬。传统节日有※特毛且、※洛毛竜等。解放后,农业、种茶和苡仁以及文化教育等各项事业都有了迅速发展,已开垦了大量水田。参见“基诺”(2027页)、“三撮毛”(50页)。

猜你喜欢

  • 噶勒丹

    见“噶尔丹”(2499页)。

  • 阿力速擅

    ?—1478东察合台汗国汗族,※吐鲁番统治者。自1464年起多次向明朝进贡;1472年袭破哈密,占据其地,但仍与明朝保持政治和经济关系。1478年病逝。

  • 巴雅尔

    ①满族姓氏。又作巴雅拉、巴雅喇、摆雅喇。世居虎尔哈部。地当今黑龙江省瑷珲县沿黑龙江左岸、宁安县、东宁县、吉林珲春西及松花江下游地区。清天聪至崇德年间(1627——1643),曾向后金贡貂皮、狐皮。后编

  • 额棱特

    ?—1718清朝将领。亦作额伦特。满洲镶红旗人,科奇哩氏。建威将军佛尼埒之子。康熙二十三年(1684),补西安驻防佐领。三十五年(1696),随帝征准噶尔部噶尔丹,从大将军费扬古由西路进,大败噶尔丹于

  • 驻京喇嘛

    清代对京师各寺庙喇嘛僧人的概称。清朝为实行分治,对凡在北京各寺庙的佛教僧人概称之为“驻京喇嘛”,以与其他地区僧人相区别。北京各寺庙的佛教事务由理藩院协同章嘉呼图克图管理,清政府给予特别优待。

  • 颇超氏

    唐代党项羌部落名。依姓氏命名,属党项8部之一。今人考证其原居地在今青海果洛以南至四川阿坝之色达县境。

  • 阿裕锡哩达喇

    见“爱猷识理达腊”(1899页)。

  • 山洞簇长官司

    明代四川土司名。洪武十四年(1381)正月置,秩正七品。治所在今四川松潘境。永乐十二年(1414)十二月,遣使入朝贡马,赐钞、币、袭衣等。后按明定例朝贡。长官依例世袭。

  • 大理金齿等处宣慰司都元帅府

    元边疆地区军政机构名。隶云南行省。辖境包括今云南西部及缅甸北部部分地区。司置大理路,统大理、柔远(今龙陵)、茫施(今潞西)、镇康、镇西、平缅、麓川、谋粘(今耿马)、孟定(今耿马西)、木邦、蒙怜、蒙莱、

  • 赛钦·把巴丹增

    历算学家。藏族。19世纪中晚期人。建于明崇祯时甘肃天堂寺(又称扎西达吉林寺,位于今天祝藏族自治县西部永登之天堂)之高僧。表于历算之学,著有时宪历书《汉历发智自在王篇》(手写本21页),对运算步骤之先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