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古典>历史百科>民族起源>土默特万户

土默特万户

明代东蒙古※六万户之一。亦称“十二土默特”。属※右翼3万户。一说其名称源于古老的“秃马惕”部落。明代,由右翼的蒙古勒津(满官嗔)、多伦土默特(多罗土蛮)等12个大部落及若干小部落组合而成,故统称十二土默特。最初由非元裔的异宗领主分别率领,因战乱而不断迁徙。满都鲁(1475-1479)时,蒙古勒津是这一集团的代表,其首领脱罗干、火筛父子助大汗翦除权臣癿加思兰,火筛以功尚满都鲁次女伊锡克公主。弘治十三年(1500)以后,火筛率部与永谢布、鄂尔多斯进入河套。正德五年(1510),达延汗统一蒙古,封三子巴尔斯博罗特为右翼3万户济农,由四子阿尔苏博罗特接管多伦土默特等部。巴尔斯博罗特次子俺答成年后,利用济农的优势,占据十二土默特,成为万户的首领。嘉靖(1522-1566)间,俺答率部参加六征兀良哈万户,以出色战功获得汗号,势力陡增,迫打来孙汗率察哈尔部东迁于辽河,遂占据其旧牧地。同期,俺答汗率本万户进入丰州滩,收纳汉族兵民,兴办农业、手工业,先后修建大板升、库库河屯(今呼和浩特)等城镇,致土默特于极盛时期。自此,丰州滩亦改称土默川。俺答汗又西征瓦剌,进兵青海,命其子丙兔留驻青海,故青海亦有土默特的分部。隆庆五年(1571),俺答汗与明朝达成封贡协议,被明廷封为顺义王,子孙世袭,自此该万户亦被明朝称为“顺义王部”,明人称该万户拥有“六大部、一十二哨,东六、西六分巢”。在俺答汗倡导下,该部率先引进藏传佛教格鲁派(黄教),开创了蒙藏关系的新时期。俺答汗卒,其妻三娘子主政近30年,因王位承袭屡起纷争,势渐衰。崇祯元年(1628),被察哈尔部林丹汗征服,其一部迁至今辽宁朝阳、阜新一带。五年(1632),后金兵进土默川。林丹汗西走甘肃,俺答汗五世孙俄木布率部投降后金。入清,归绥远将军管辖。顺义王世系如下:俺答汗(1571-1582)-辛爱黄台吉(1583-1586)-扯力克(1587-1607)-晁兔台吉(早逝,未继王位)-卜石兔(1613-1628)。

猜你喜欢

  • 赤盏

    即“石盏”(447页)。

  • 强镇军司

    西夏监军司名。全称白马强镇监军司。夏景宗李元昊建国时建,为西夏初期十二监军司之一。驻地娄博贝(今宁夏吉兰泰盐池以北),备契丹和鞑靼。一说在盐州(今宁夏盐池县)或灵州(今宁夏灵武县)。

  • 河桥之战

    南北朝时东西魏军间的一次战役。河桥,故址在今河南孟县西南、孟津东北黄河上。晋泰始(265—274)末,杜预以孟津渡险,始建浮桥于富平津,称河桥。北魏、东魏先后筑河阳三城于桥北、桥南及河中洲上,为洛阳外

  • 全宁路

    元代行政区划名。隶中书省。治所全宁县(今内蒙古翁牛特旗)。弘吉刺部世居该地。成宗元贞元年(1295),济宁王蛮子台驸马与鲁国大长公主囊加真于驻冬地建全宁城。大德元年(1297),建全宁府。七年,升全宁

  • 桑贾尔起义

    13世纪初,桑贾尔领导的反布尔罕王朝的起义。1206年布哈拉城居民因不满※布尔罕王朝的残酷统治,在手工业者桑贾尔领导下起义,将统治者萨德尔逐出城外,没收封建宗教贵族和世俗贵族的财产,布尔罕王朝向※西辽

  • 玉树

    旧称达木,藏语称“结古多”。 ①自治州名。在青海省西南部,与西藏、四川、新疆相邻接。面积40万平方公里,明清时辖25族(部落),皆系土司。唐宋为吐蕃地,明属朵甘都司,清属西宁办事大臣管辖,常代表各族办

  • 乌哲定变

    见“屋质定变”(1771页)。

  • 卜鲁丹河卫

    明代在东北女真地区所置卫之一。亦作巴尔达河卫。永乐五年(1407)三月, 卜鲁丹河等处女真首领管秃等来朝,以其居地置卫,与野儿定河卫同时设立。在前苏联境内黑龙江中游左侧的波罗穆丹河流域。其地产东北虎。

  • 达波贡促

    1116—1169藏传佛教高僧。又名尊者贡巴或达杰林。6岁随阿里巴喜饶宁波出家,遂名促陈宁波。德高望重,都松钦巴、祥仁波切等大德均系其弟子。创建拉垅寺、集卫藏康三地僧人於此学经论法,成一时之盛地。曾以

  • 庞恬起兵

    西汉平帝元始五年(公元5年),王莽为篡汉制造舆论,派中郎将平宪至西海(今青海湖),诱骗先零羌豪良愿等献鲜水海(即西海)允谷盐池,设立西海郡,以配东海、南海、北海郡,合为四海郡。强迫羌人离开环海平原肥美